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3节(2 / 2)

的角色。

如果套用后世,有点像一些互联网企业:一些大神级人物只研究关键的算法和核心业务,至于具体写代码的人,都是有专门的码农,或者干脆直接外包。

比如谷歌、台积电之类公司的科学家,他们实际上很清闲的,甚至也亲口承认“根本忙不起来”。

因为他们根本不敢随意提变更,只要一个小小改动,下面的外包公司或者码农们就要修改无数内容,然后测试很多遍。

而一旦提出这个变更,科学家也要休息很久没事做。

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就是喝喝咖啡然后多看邮件,并且开会和别人讨论,一定要保证不出错。

貌似也可以解释为啥欧洲人看起来不太忙福利又高。

李谕实际上不懂具体的塑料研制、方便面制造、味精提纯。

但他却可以凭借穿越者超前上百年的理念保证大方向绝对不会错,对于企业研发方面来说,已经是最重要的了,不然研发经费都要打水漂,还白白浪费时间,给竞争对手机会。

李谕只要是回京,还是要报备后再奉旨去给光绪上几节课。

光绪如今的心绪很难琢磨,有时候昂扬,有时候又很抑郁。

当然已经不可能是所谓的帝王心术,更多的是来自精神上的折磨导致。

李谕每次拿来的讲义都是用钢笔写出来,导致光绪也开始练起了硬笔书法。

李谕到达瀛台时,裕德龄刚好给他上完了英文课,光绪正在用一支美国产的威迪文牌墨水笔练字。

想要写英文,只能用钢笔。

威迪文钢笔也是目前的大品牌,甚至不少国际条约都是用此笔签下。就比如日俄战争结束后的《朴茨茅次条约》以及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和约》。

只不过光绪目前写得还不太好看,也没有机会用此笔签什么重要文件。

裕德龄走出大殿,撞见了李谕。

李谕问道:“皇上今天的心情怎么样?”

——毕竟不是普通学生,得提前了解一下光绪的心情,也好临时调整讲课模式。

裕德龄道:“说不上来,但我今天给皇上看一些英法当年复兴时期思想家的文章时,不知道是不是触动到了他,突然对我说,‘我有意振兴中国,但你知道我不能做主,不能如我的志’,这样的话我哪敢接。”

裕德龄眼睛一斜,看向旁边垂手站立的崔公公。

慈禧真是有够毒辣,崔公公曾经亲手将珍妃投入井中,光绪对他恨之入骨。

如今又让他专门监视光绪,料定了崔公公肯定卖力做事。

宫廷之中,李谕知道光绪的那句话确实有点敏感,只能沉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