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34节(1 / 2)

学生们惊叹道:“能够跨过大洋?”

李谕点点头:“当然可以。”

李谕在黑板上画下了飞艇的图示,然后列出一些方程以及需要的设计条件:“如今连洋人都在研究它的制造,不过很多技术却被洋人保密,如果能够攻克它们,将是伟大的成就。”

李谕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不过故意漏了一些关键细节。

饶是如此,下面的人也听得热血澎湃。

李谕最后说:“我是一名物理学家,并不是工程师,所以只是大体讲了技术梗概,还有非常多的地方需要填补。”

学生们非常激动:“有了这种技术,我们不就可以从天上看到俄国佬!”

“想想就让人感觉充满希望!”

“我们一定要攻克它!”

历史上,日本的确有研究飞艇,不过和德国比起来,真的差了一大截。

李谕看到他们的样子,心中多少有点恍惚。

想带歪日本人的科技树,这仅仅是第一步。

顶级智商的博弈,超级费脑细胞,以后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没想到自己成了一个“科技间谍”。

另外,李谕多少也有点自己的私心,可以顺手借助日本人的手帮自己点忙。

飞机的发展还需要好多年,但飞艇已经相对完善,就算它相比飞机速度再慢,也比轮船快得多,周游地球一圈仅仅需要三个星期。

那时候可以让自己少点舟车劳顿……

从东亚去美国,最多一个礼拜,甚至更短,省老鼻子时间了。

飞艇的乘坐价格不用想就知道很贵,但李谕并不缺钱,他需要的是时间。

而且自己起码知道几次重大的飞艇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长冈教授极为振奋,演讲结束后对李谕说:“李谕先生真是令我吃惊,您对当今科学技术的所有领域都有所涉猎,而且不是浅尝辄止,令我汗颜。我钻研了一辈子物理学,连您的零头都比不上。”

李谕笑道:“我其实没有做什么,在黑板上的那些公式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解出来的,后续还牵扯到一些飞行试验。”

“科学技术”很多时候被当成一个词,其实科学和技术之间差距不小。

技术研发这东西真的又费人又费时间还费金钱。

不过李谕给了日本人不少希望,他们有志要搞一下。

山川健次郎校长请李谕来到会议室,在场的都是东京大学的教授以及日本的学术界名流。

山川校长说:“李谕先生,您果然不负众望,再次证明了东亚人的智慧。但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埋在所有东亚人心里的智慧?”

李谕心中叹了一口气,还是摆脱不了这个话题。

李谕想了想说:“如果校长对智慧这件事有如此深的执念,我倒是有办法从相对科学的角度解决您的疑惑。”

山川校长、长冈教授以及在场的所有人几乎同时发问:“如何做到?!”

李谕被他们整齐划一的举动吓了一跳,顿了顿说:“可以联合欧美的心理学教授,一起搞一种智力测验,来确定一种叫做智商的水平高低。”

“智商”这个概念还没有被提出来,所有人都不知道。

山川校长问道:“智商?”

李谕说:“是的,叫做智商,就是你们异常在意的智力高低。而且联合了欧美的心理学家,出来的结果一视同仁,他们说不出什么。”

山川校长非常赞同这个提议:“我们会联合全校,不对,全日本的心理学家、学术团体,一起配合这项智力测验!”

李谕感觉现在日本人的热情实在太高,真的让人担忧,因为热情过高,理性就会被感性压制,右翼政府就能够操控民众。

但智商这件事李谕倒是不反对,因为一个相对方便的智力测试,自己也可以带回国,给自己学校的学生们带去自信嘛。

顾拜旦

日本人见到飞艇的资料真是兴奋了,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科技”的技术材料。

东京帝国大学组织工程师彻夜研究,但很快就发现自己遇到的全是问题,因为里面涉及的东西在他们看来也像天书。

此事甚至惊动了军部,陆军的总参谋山县有朋亲自找到了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麿,详细了解技术对战争的影响以及关于李谕的情况。

贵族院这个词对大部分人比较陌生,是日本独创的,就是天皇任命的一些皇族、华族(贵族)、或者高额纳税人、学者什么的。也不一定必须是贵族。

大体上可以当作后来的参议院。反正贵族院议长挺有话语权的。

近卫笃麿是个中国通,肯定了解李谕,在听了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们的介绍后,认为启动预案进行飞艇研究的确是个好的课题。

但近卫笃麿还是问了长冈教授一个关键问题:“如果进行研发,需要投入的资金大概有多少?”

长冈半太郎说:“恐怕会耗费百万乃至千万日元。”

此时的日元还挺值钱,3日元差不多就是一个银圆。

而且长冈仅仅是保守估计。

这是个大数字,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赔款,用于教育基金的资金仅仅1000万日元左右。

陆军在日本国内,相比海军并不那么受待见,资金上不太富裕。

而且日本的金融能力比法国、英国、美国又差了太多,没有什么举债能力,只能真金白银砸。

更不像德国、美国有强大的工业,可以通过工业创造大量财富。

近卫笃麿头感觉很重,“如此巨大的开销,恐怕帝国难以承受。”

长冈半太郎说:“本人自然知道,但我们过往即便获取这些技术资料都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如今轻而易举到手,仍不进行研究,恐怕更加浪费。”

近卫笃麿看不懂里面复杂的公式,于是问道:“此文件货真价实?”

长冈教授说:“来自李谕手中,他可是当今天下最好的物理学者之一,绝不会出错。并且有不少资料获得了德意志国专利,更不会有假。”

长冈教授现在拿李谕当物理之神,佩服得很。

近卫笃麿问山县有朋:“山县总参谋长,您觉得哪?”

山县有朋说:“从前线看,单单是观测用的系留气球就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如果能够拥有空天技术,肯定收获大于损失。”

日本人十分爱算账,也爱赌,听了山县有朋的话,近卫笃麿看着眼前的文件手痒难耐:“德国人一向拥有最好的技术,如果我们也能拥有硬质飞艇,天皇肯定会非常喜欢。”

硬质飞艇的造价远远大于软壳飞艇,安全系数比较高,是德国人的看家本领,齐柏林飞艇能成为飞艇代名词,就是这个原因。

李谕这招“抛砖引玉”还真的管用,自己也是想起当时美国骗子用发动机技术骗北洋的伎俩。

这种最高明的骗术真的好使。

关键李谕目前拿出来的都是真东西,一点假都没掺,摆明了就是要让你上钩,而且愿者上钩。

近卫笃麿咳嗽了几声,说道:“我会向天皇禀报此事。”

“近卫大人多多注意身体。”山县有朋和长冈教授起身告退。

两人走后,近卫笃麿找来李谕身边的近卫昭雪,问起了飞艇的事情。

近卫昭雪回道:“大人,李谕的确与德国的齐柏林伯爵有联系,文件也是从德国寄过来,错不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