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牌匾下的路面积了一层落叶,有个十岁出头的学生正拿着扫帚打扫。
&esp;&esp;温书晗开门下车,那孩子看见她,亲切地喊:“书晗姐姐!”
&esp;&esp;她不是第一次来,这儿的学生都认识她。
&esp;&esp;她笑了下,问:“苏老师呢?”
&esp;&esp;孩子指了指大门里头:“在院子里呢。”
&esp;&esp;“好,谢谢啦。”
&esp;&esp;温书晗踏上台阶,往院子里走。
&esp;&esp;芳浦昆曲传习所最早建在苏城,后来赶上千禧年政策变化,传习所在淮京建了分院。
&esp;&esp;师资力量都是从国家戏剧院里特招而来,这里每年都能培养出十几个好苗子,供市剧团定期过来选拔。
&esp;&esp;苏令贞今年四十出头,是当年最早的一批特招教师,为了更好地教学,她把长期住处都安置在这儿了,格外屈尊。
&esp;&esp;中国古典舞和传统戏曲有艺术互通之处,苏令贞是二者都精通的老牌艺术家,在艺界里是个说得上话的人物。
&esp;&esp;大学时,苏令贞作为青年舞蹈赛评委,看过温书晗一场参赛演出。
&esp;&esp;她一直很敬仰苏令贞,从没想过能在赛后被对方主动收为学生。
&esp;&esp;而且当时她只在台上跳了十分钟。
&esp;&esp;后来二人逐渐熟识,温书晗时常来传习所拜访老师。
&esp;&esp;大院里,苏令贞正聚精会神,拿园艺剪刀处理一株矮树丛岔开的枝叶。
&esp;&esp;老师一身素雅旗袍挽着端庄发髻,打眼看上去清柔温婉,有种刚柔并济的艺术家气质。
&esp;&esp;“苏老师。”温书晗拎着一袋礼品上前,喊了一声。
&esp;&esp;苏令贞回头,放下园艺剪刀。
&esp;&esp;“来啦。唉,不用带东西,我这儿的礼物已经够多了。”
&esp;&esp;“是茶叶,看您喜欢大红袍,我上次去武夷山的时候就多带了些回来。”
&esp;&esp;“哎哟,这孩子。”她每次来都很有心,苏令贞只好把礼物收下。
&esp;&esp;茶叶礼盒交给助手,对方接过去,正好来提醒:“苏老师,陈先生已经到了。”
&esp;&esp;“”温书晗有点头大。
&esp;&esp;怎么哪儿都避不开这个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