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昭明十六年,发生了许多大事。
&esp;&esp;最大的一件,应当是私收税银案。户部江州清吏司与江州地方官勾连,私收税银,中饱私囊,导致江州上下怨声载道。
&esp;&esp;江州天高皇帝远,官不举民不报的,这事自然不会被发现。但开春的时候,四皇子与兵马司北城指挥使裴烈、大理寺高显等人相约城郊跑马打猎,猎物惊慌失措之下,闯入一小庄园,直接撞出一屋子官银……
&esp;&esp;荒郊野外,一个名不见传的小庄园,藏有上百万两官银。秦正暄不傻,何况他去年还跟着裴烈去荆州查私造官银一案,这波简直就是撞他木仓口上,当下直接让侍卫将庄子围了、人绑了,全部带回京城,交由大理寺审理……
&esp;&esp;然后便查到户部江州清吏司上面。拔出萝卜带出泥,不光江州上下一撸到底。
&esp;&esp;这一案,更是牵连到低调了数月的宁嫔头上。概因这位清吏司,是她娘家的远房表舅……三皇子也因此被训斥。
&esp;&esp;至此,昭明帝年岁较大的皇子里,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相继失去圣心,时年十三的四皇子、五皇子便顺势站到了众臣面前。
&esp;&esp;四皇子为端妃所出,五皇子为德妃所出,两位妃子共同协理后宫事宜,恰好又是同年,乍然一看,仿佛在伯仲之间。
&esp;&esp;但四皇子去岁就已领差,前往荆州查案,虽说只是挂个名头,但裴烈、高显等人都是他的近身护卫,如今分散在兵马司、大理寺、刑部等部。隔三差五的,四皇子还会与几位入了朝堂的大人一起相聚跑马……甚至还因跑马,挖出了江州一案,立下大功。
&esp;&esp;相比之下,同样在宫中的五皇子却显得有些,默默无闻。念书,也不见锦绣文章,习武,听说还不如四皇子——至少在骑射方面,四皇子这一年多是肉眼可见的进步了,不过十三岁年纪,就能跟着裴大人等武将去骑射打猎,可见不差。
&esp;&esp;江州一案过后,昭明帝偶尔还会将四皇子叫到御书房,亲自询问他的功课,或将朝廷中的案子拎出来,考他一番。
&esp;&esp;如此种种,朝廷上下,便都有了几分计较。
&esp;&esp;这番计较,落在实处,便是人情关系、婚丧嫁娶。
&esp;&esp;四皇子年岁还小,谈婚论嫁还早,再者,昭明帝不表态,谁也不敢站出来,说自家姑娘适合四皇子。
&esp;&esp;端妃娘家更是御史出身,家风严谨规矩,在这等烈火烹油之势下,直接关门谢客,让人无从下手。
&esp;&esp;十六岁、正要谈婚论嫁的三公主,便成了众人眼里的香饽饽。
&esp;&esp;一时间,身处后宫的端妃收到无数求见的帖子,从皇亲国戚、到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友,甚至还有借其余妃嫔的路子转过来的,无一例外,皆道家有好儿郎。
&esp;&esp;这日,暑气未消,秋意已至。
&esp;&esp;秦徽若刚练完字,端妃便带着人,抬着两担卷轴过来。
&esp;&esp;“都摆出来。”端妃拉起行礼的秦徽若,吩咐小太监,“就摆桌上吧。”
&esp;&esp;秦徽若看着小太监哼哧哼哧往桌上搬卷轴,好奇走过去,顺手捡起一个,边解绳子边问:“这是什么?书卷还是画卷?母妃怎么突然开始——”翻开的画卷里,执扇书生器宇轩昂,一看便是——
&esp;&esp;秦徽若手一抖,立马将画卷扔出去。
&esp;&esp;端妃笑眯眯:“这些都是母妃看过、长得还不错,出身才学也都还行的,你仔细看看,看中哪些,我们再往下查查底细。”
&esp;&esp;秦徽若:“……”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我算是看明白了,只要我说什么时候更,一定会出问题。
&esp;&esp;所以以后,不要问我什么时候更,不问就好好写,问了肯定有情况……
&esp;&esp;完结倒计时!!!
&esp;&esp;第077章 画像
&esp;&esp;端妃扔下话, 拍拍屁股走了,留下秦徽若对着一桌子的画卷发愁。
&esp;&esp;这件事避不开, 但她真不想嫁。若说她有多眷恋皇宫, 倒也不是。
&esp;&esp;但跟着母妃、弟弟关在一个大院子里,和跟一名不知性情、人品的陌生男子关在一个小院子里,她自然是选择前者。
&esp;&esp;只是, 身为女儿、身为公主,她身不由己。
&esp;&esp;她暗叹了口气, 闷闷捡起一画卷, 开始翻开——既然避不开, 总得找个顺眼的不是?
&esp;&esp;当然,她是消极怠工,翻开, 看一眼, 扔回箱子, 再捡一个, 翻开, 看一眼,扔……到后面,甚至都不翻开,拉开系绳,就往箱子扔。
&esp;&esp;脑海里的55不甘寂寞,嗷嗷叫着让她翻开,让它扫描审核。
&esp;&esp;秦徽若:不审, 不喜欢。
&esp;&esp;55:那你喜欢哪个, 我给你查!
&esp;&esp;秦徽若懒洋洋:你除了能查出人家有几处宅子、几亩田, 还能查什么?
&esp;&esp;55:休要小瞧我!!我还查到这人去过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都能知道。
&esp;&esp;秦徽若:……
&esp;&esp;不好意思, 她对这些没有兴趣。
&esp;&esp;当此时,缥碧端茶进门,看到她倚在椅背上懒洋洋扔卷轴,登时无奈了。
&esp;&esp;“公主。”她给秦徽若换了盏茶,再蹲下收拾箱子里的卷轴,“娘娘让您好好看,可不是让您扔着玩的。”
&esp;&esp;秦徽若:“你不说她怎么知道。”
&esp;&esp;缥碧:“……您总得挑一些给娘娘交代啊。”
&esp;&esp;秦徽若:“……”她赌气般扭过头去,“那你选吧,你选几个给母妃送去。”
&esp;&esp;缥碧哭笑不得:“哪能由奴婢选呢?奴婢可不知道您喜欢什么样儿的。”
&esp;&esp;秦徽若:“什么样儿都一样。”她嘀咕,“不都是一副臭皮囊。”
&esp;&esp;缥碧劝道:“要不,您给奴婢说说,您喜欢什么样的,奴婢帮您看着?”
&esp;&esp;秦徽若靠到椅背上,负气道:“我喜欢貌似潘安、文武双全的。”
&esp;&esp;缥碧忍笑:“好好好,奴婢定会好生挑选。”顺手捡起一个,打开——
&esp;&esp;“那你看着吧,我去外头走走。”秦徽若站起身。
&esp;&esp;“公主。”缥碧的声音带着几分迟疑,“这个……不是那个、那个谁吗?”
&esp;&esp;秦徽若侧头看她:“什么谁?”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