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地龙将金砖烧得格外暖,却暖不到胤祉冰凉的心。
&esp;&esp;他刚到手,还没热乎的爵位,就这么被康熙收回了。
&esp;&esp;胤祉不服!不过是喝口酒刮个面,京中做的比他过分的多了去了,为何就这么抓住了他。
&esp;&esp;到底是谁?胤祉牙关紧咬,腮帮子都用力崩出一大块,他咬牙切齿地看着暖阁里的大臣,只觉得所有人都对他不怀好意。
&esp;&esp;既然他已经担了罪名,干嘛不多些人下水,不说法不责众,起码说出去也比他独一份的不孝说得好听。
&esp;&esp;胤祉突然来了精神,已经沮丧地不能言语的他一骨碌跪直:“皇阿玛明鉴,京中其他人,更有甚于儿子者,不仅有饮酒作乐,纳美添丁之人,更有国孝家孝双重孝期,还偷娶二房者。”
&esp;&esp;胤祉豁出去了,将他隐约听到的风流韵事一股脑说了出来,至于真实性,谁在乎,只要能拉到垫背的,足矣。
&esp;&esp;大清以孝治天下,胤祉的这番话更加戳了康熙的肺管子,他从没想到他的臣子中也有如此多阳奉阴违,不忠不孝之人,这是对他皇权的挑衅。
&esp;&esp;“查,给我严查!”康熙猩红着眼,牙关逼出来的话中,带着浓浓的血腥之味。
&esp;&esp;风雨再起。
&esp;&esp;第172章 警告(二更)
&esp;&esp;帝王之怒,雷霆万钧,在康熙彻查的旨意发出去后,整个朝堂人人自危。
&esp;&esp;胤祺与黛玉坐在湖心亭中,看着空中簌簌落下的雪花,迎来了林如海。
&esp;&esp;“父亲,您怎么来了。”黛玉披着赤狐斗篷,忙迎了上去。
&esp;&esp;白雪飘落,林如海身上的蓑衣被染成白色,偶有没遮挡住的雪花飘飞,将林如海的眉毛胡子沾成白色,好似突然便白了头。
&esp;&esp;见着这样的林如海,黛玉突然便多愁善感起来,忖度着人终归有老去的一日,父亲此时瞧着康健,却也终归不是少年人,一时间怔在了原地。
&esp;&esp;胤祺见着黛玉不语,只一味出神,便知她又有些新的感悟,也不打断,只亲自起身将林如海请到上首坐下。
&esp;&esp;“岳父,快暖暖身子。”胤祺躬身,拿起石榴花纹银壶,向绿玉斗中倒满了满满一杯。
&esp;&esp;“可不能喝酒。”林如海唬地忙将杯子放下:“外头这么大动静,你难道不知道,在家里也要时刻谨慎。”
&esp;&esp;林如海瞪向胤祺,这事根本上就是胤祺闹出来的,林如海一边为他的学生手段出众而得意,一边又为了这事闹得太大无法收场而头疼。
&esp;&esp;早知道,在康熙的示意下,宗人府对大大小小的官员,无论是实职还是虚职,都查了遍,这查找力度,是真冲着查出事情去的,并不给人任何侥幸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