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宜宁:“额……嗯……因为……额……”
&esp;&esp;她还没想好借口,周围人忽然一阵欢呼,同时朝着太和门涌去。
&esp;&esp;陆骋一伸手,拽住一个扮成太监的属下,问:“你们干什么去?”
&esp;&esp;那属下憨笑两声,不好意思地拱手回禀:“殿下,他们说轮到皇后娘娘脱孝了,属下难得扮一回太监,往后也没机会瞧见了,您看能不能……嘿……”
&esp;&esp;陆骋松开属下胳膊。
&esp;&esp;属下立即飞奔冲进太和门。
&esp;&esp;宜宁翻了个白眼:“呵,男人果然都这样。”
&esp;&esp;“不过,那个赵勋好像挺不一样的。”宜宁挑眉,面带笑意,“刚才我让他扶我站起来,他都犹犹豫豫地,不想占我便宜,这种人肯定就不会像那群傻子,挤破脑袋就为看美人摘下帽子。”
&esp;&esp;“诶?”宜宁一把拽住快步走向太和门的陆骋:“七哥,你去哪儿?”
&esp;&esp;“凭你救命恩人的身手,他现在应该已经挤进了前排,”陆骋把她的手从胳膊上拂开:“哥哥去帮你捂住他眼睛。”
&esp;&esp;“怎么可能?他肯定……诶?七哥?!”宜宁话没说完,陆骋一闪身没了踪影。
&esp;&esp;她刚才喊救命的时候,怎么没见她哥拿出这个实力来救她?
&esp;&esp;第20章 崽崽玩游戏,燕王看姣姣……
&esp;&esp;除服宴席摆在太和殿内。
&esp;&esp;上百张檀木矮几整齐排开, 每案一席。
&esp;&esp;等所有人脱孝结束,才会正式开宴,现在每人桌上只摆了几碟点心坚果和茶水。
&esp;&esp;太后的坐席单独设在太和殿正北。
&esp;&esp;邓姣坐在妃嫔区的首席, 往南是公主们的席位, 再偏一点是皇亲国戚的女眷。
&esp;&esp;男人们都坐在对面。
&esp;&esp;藩王们聚在一起都在叙旧,聊的多数是彼此年少时期的糗事。
&esp;&esp;藩王的儿子们倒是都在讨论军政要务, 从边患谈到民生疾苦, 血气方刚地越聊越上头, 迫不及待展示自己的治国理念。
&esp;&esp;邓姣这头十分冷清。
&esp;&esp;妃嫔们跟邓姣隔着很远的一段距离闲聊,似乎有意孤立。
&esp;&esp;惠妃几次用询问的眼神看向她, 邓姣都微微摇头, 示意她不要接近,以免失去贵妃的信任。
&esp;&esp;邓姣不觉得尴尬,她根本无心跟这群陌生人说那些社交场面话。
&esp;&esp;她的注意力集中在对面亲王宴席区。
&esp;&esp;燕王不在那里。
&esp;&esp;亲王和皇子公主区的桌子都已经空了。
&esp;&esp;他们最先去听天师诵经。
&esp;&esp;等候诵经完毕,男人要摘下发冠上绑着的白布, 解下腰间麻绳, 女人则摘下丧帽和麻布披风。
&esp;&esp;这些东西会被送往皇陵一起下葬, 寄托哀思。
&esp;&esp;邓姣刚才问了赵嬷嬷,皇后要等到第几波才能去脱孝。
&esp;&esp;赵嬷嬷说这没有规矩。
&esp;&esp;有可能藩王先去,而后皇后领着后宫妃嫔一起去。
&esp;&esp;也有可能皇后独自在藩王之前,妃嫔排在最后。
&esp;&esp;具体要等天师的传唤。
&esp;&esp;即便是太后也没提前询问,敬神明, 任凭天师安排。
&esp;&esp;邓姣本以为自己会跟燕王同一批听经脱孝, 没想到隔着好几批次。
&esp;&esp;等脱孝回来落座,她跟陆骋的座位隔着这么远,她这副心机妆容和发型就只剩一个模糊的剪影。
&esp;&esp;好在这场宴席比较随意,宾客都在随意走动, 跟吃席似的有点闹哄哄的。
&esp;&esp;大概主要目的是听经脱孝,设桌宴只是方便这些贵族们等候。
&esp;&esp;等脱了帽子,她可以找机会接近燕王。
&esp;&esp;但也需要见机行事。
&esp;&esp;她需要眼神交流,以确定贸然接近燕王不会给自己惹上麻烦。
&esp;&esp;如果摘下帽子后,他的目光没在她脸上停留超过五秒,她就放弃这次试探。
&esp;&esp;算了,三秒也行,三秒她就行动。
&esp;&esp;她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显得轻松随意。
&esp;&esp;视线扫过周围谈笑风生的皇亲国戚,最终落在不远处正在玩闹的小皇子们身上。
&esp;&esp;带头奔跑的那两个双胞胎她上回在园子里认识了,是四皇子和五皇子。
&esp;&esp;跟在他们身边的那个矮一些的小皇子是六皇子,抢她膳盒的那个过敏崽。
&esp;&esp;屁颠屁颠跟在末尾的是小太子。
&esp;&esp;起初邓姣以为这四个孩子只是在大殿空着的角落来回跑着玩,直到发现孩子们会时不时欢呼或者哀叹,才想到他们或许在玩某种游戏。
&esp;&esp;邓姣向侍立在旁的赵嬷嬷询问这是什么游戏。
&esp;&esp;赵嬷嬷详细地给她讲了游戏玩儿法。
&esp;&esp;孩子们玩的是个类似蹴鞠加投壶的对抗游戏。
&esp;&esp;因为场地有限,蹴鞠改为手球,双方攻守,投进对方家球壶,算得一分。
&esp;&esp;“太子爷才三岁,跟八岁和十一岁的孩子玩儿这样的游戏?”邓姣有些惊讶:“哪个小皇子乐意同他一队呀?”
&esp;&esp;“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娘娘。”嬷嬷笑道:“我们小太子虽然瞧着奶膘多了点,能耐可是非同寻常呢!”
&esp;&esp;邓姣看着不远处小短腿挥动得跟磁悬浮列车一样贴地飞行的小胖崽,这奶膘只是“多了点”吗?
&esp;&esp;“可他瞧着跑得也不快啊。”邓姣发出质疑,
&esp;&esp;可能太子那双小胖腿就挥动频率而言,比其他三个孩子还真快那么一点,但盖不住他腿短啊。
&esp;&esp;“这游戏场地有限,比的不全是快慢。”赵嬷嬷给邓姣解释:“想把球投入壶中,首要比的是准头,因为场地狭小,也不需要太大力气。二则,还讲究随机应变的反应快慢,您别看小太子跑的慢,但他还就真能时不时唬住他的哥哥们,陡然一个扭身,从哥哥们胳膊底下钻过去,没了阻挡,隔着一两仗的距离,他能又快又准地把球投进壶里!”
&esp;&esp;“真的假的?”邓姣眼睛都亮了。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