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79节(2 / 2)

&esp;即使当初新闻报导,也着重提的是盐硷地改良的效果。

&esp;&esp;对苜禾1号的报导仅限于吃盐,至于到底是如何吃盐,能吃多少盐,对土壤有多大提升。

&esp;&esp;这些都很少提及。

&esp;&esp;只有少部分学者知道些内幕,在有意的封锁下,社会公众是不太清楚的。

&esp;&esp;但由于奶业缺乏蛋白,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也或许是为了减轻大豆命门的压力。

&esp;&esp;总之国家在加大宣传苜蓿的优质蛋白和优质纤维功能。

&esp;&esp;在所有的农业生产中,苜蓿是被迫使用最劣质土地的作物,昂贵的地租已经占到了苜蓿生产成本的一半,总收入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esp;&esp;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要在民间大力推动使用苜禾1号来改良盐硷荒地。

&esp;&esp;种子自然得顺势涨价了。

&esp;&esp;八九十年代的西部拓荒潮,国家开始在疆省实施延长土地租赁期限丶扩大荒地开发自主权限等一系列特殊政策。

&esp;&esp;通过宏观引导和直接参与,吸引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驱动了疆省水土资源开发的历史车轮。

&esp;&esp;来自各行各业的老板们将从未有过的对土地的热情丶希望丶信心,连同倾家荡产的积蓄和巨额的贷款,一起洒向西部边疆的亘古荒漠。

&esp;&esp;然后,与当地村夫老农一样,年复一年期盼收获季节。

&esp;&esp;而今这一情形将再次出现。

&esp;&esp;只是上次汇聚的成千上万的拓荒者是冲着轻飘飘的棉花来的,而这次却是冲着牧草之王来的。

&esp;&esp;所以,种子该卖多少钱?

&esp;&esp;30元每斤?

&esp;&esp;做梦去吧!

&esp;&esp;当初200元卖给兵团都是给的友情价!

&esp;&esp;现在,至少300元起步,再加工清洗筛选一次,精选的种子卖500元每斤。

&esp;&esp;或许还可以高点?

&esp;&esp;妥了!

&esp;&esp;就这样干!

&esp;&esp;就现在一年10万亩制种田,生产2000万斤种子,那也是七八十亿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