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当中有战术语,更多的是寻常话,一开始冯清冯妙也能听得懂,世子夫人侍郎夫人也跟着点头,但很快眼中就流露出茫然混沌之色。
&esp;&esp;听不懂了。
&esp;&esp;虽有地图,可连行军方向兵数兵种天气气候都是信口开河,还要联系前后兵种所在,策略方向,稍不注意就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esp;&esp;稍后是冯暮修,而后冯暮尘。
&esp;&esp;再而后就是冯云。
&esp;&esp;冯云脑中乱的像是一盘浆糊,只看到兄长还在说着,叔父已经不说话了,只有父亲还在和兄长针锋相对。
&esp;&esp;打个仗这么麻烦吗?
&esp;&esp;因为曾经所处的那个时代经历过近乎漆黑的苦难,虽已然岁月静好,但学过的历史书上多少也讲过些战争史料,什么以少胜多,千里突袭,围魏救赵啦,闭着眼都能说出一二来,来了这里总归也看了几页孙子兵法,还跟着祖父学了六韬,怎么也会更上一层楼啊,怎么还是迷迷糊糊呢?
&esp;&esp;古代打仗就是麻烦,哨兵骑兵弓兵步兵枪兵盾兵厢兵补给,少一个环节就有可能被钻空子,这算起来,还是古代的名将才是真名将。
&esp;&esp;冯云迷迷糊糊的看到最后父亲拍着大兄的肩膀既欣慰又喜悦,大兄还是面露愧色,冯云就知道大兄输了,但输的有光彩。
&esp;&esp;而这场家宴,也以这样的皆大欢喜落幕。
&esp;&esp;冯云回到青竹小院,一直到临睡前也没听到翠逸园有什么指令传下,躺在床上的冯云终于安安心心的睡了过去。
&esp;&esp;迷迷糊糊的好似梦到了那个俊逸的少年郎似乎在冲着她笑,冯云摆了摆手,对他说明儿去西山寺给他带好吃的,再后面是不是又梦到了什么,冯云就记不得了。
&esp;&esp;翌日,镇国公府全家都往西山寺去。
&esp;&esp;比起以往的车队相差无几。
&esp;&esp;只是车马行驶在街上比之前都慢了些。
&esp;&esp;掀开车帘,但见人来人往,有的街头两面都挂上了大红灯笼。
&esp;&esp;“女郎,今儿个是十五。”冬怜在旁道。
&esp;&esp;十五,八月十五!中秋节!
&esp;&esp;对哦,她差点儿忘了,她还给风云楼风云阁风云台准备了十五这一日的节目呢~
&esp;&esp;只是她是没机会去看了。
&esp;&esp;还记得以往每年中秋节,皇帝祭月,朝中百官都能收到撤下来的祭品,京都之内灯火通明,正谓“树中秋”,赏桂花品花酿,还是小孩子的她就玩儿兔爷,也就是白兔的灯笼,精致的工艺栩栩如生,随着她的走动,手中的白兔灯笼一跳一跳,其他的姐妹兄弟有玩螃蟹玩鸟儿的,总之是欢快热闹。
&esp;&esp;后来父亲出征,每年八月十五全家都是在西山寺过。
&esp;&esp;今年父亲也回来了,难得的齐聚一堂。
&esp;&esp;“女郎,世子爷唤女郎过去。”车外有护卫低声道。
&esp;&esp;冯云一凛。
&esp;&esp;总算来了。
&esp;&esp;第一百五十三章 怎么鬼迷心窍?
&esp;&esp;车驾停靠稍许。
&esp;&esp;冯云上了车。
&esp;&esp;车内,父亲和母亲同车。
&esp;&esp;昨夜父亲穿着家常便服,和叔父坐在一起,冯云只觉得两兄弟长得还真像。今儿父亲穿着富贵的圆襟锦袍,腰间白玉带,隐藏的暗纹潜在流云锦缎之中,头上圆顶直脚幞头稳重泰然,目光沉静,没了嶙峋盔甲,也没了面盔遮挡,面颊上的那道疤清晰刺目,却又是端正肃穆。
&esp;&esp;旁边母亲亦是同样色调的衣裙,虽纹路不同,但端庄优雅眉目恬然,不同的是原本母亲眼角眉梢还能看到稍许的怨色,现在只看到春风得意。
&esp;&esp;原来冯云还以为这怨色和她有关,现在她确定和她丁点儿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