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西墙摆放着一排柜子,靠南边有一扇小门,这会儿正关着,应是个小储物间,灶房窗沿下垒放着劈好的木柴,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esp;&esp;灶房外不远处有座搭了竹棚子的水井,隔壁是杂房,北面一排房子两间房此刻正紧闭着,东北角是茅房,茅房与正北的房间中间隔着后院门,另一边则是一排牲口棚,此刻棚子里的马儿正惬意的享用草料,见到一行人过来还好奇的瞄了一眼。
&esp;&esp;没想到茶铺的后院面积比前面店铺还大。
&esp;&esp;曹茵十分满意,不打算去看别家店铺,朝孟大人点点头,这店,她要了!
&esp;&esp;第104章 送行
&esp;&esp;因后续要忙活的事情多,曹茵没再去仁心药铺坐诊,定下店铺的当日,曹茵回村请了爹娘来店里转了一圈,曹承德和武氏都以为她打算买下这家店,看店时脸上神情淡淡,加上夫妻俩长相气质没有村气,倒是让孙掌柜对新房东高看几分。
&esp;&esp;等曹茵告诉他们这家店是福来客栈冤枉阿爹的赔礼,夫妻俩都没反应过来,毕竟这店面别看不大,但位置着实很不错。直到曹茵领着他们去到县衙办完手续,武氏拿着那张写着自己名字的契书,这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他们家在县里最繁华的丰水街上多了家店铺。
&esp;&esp;武氏当下便拉着曹茵去肉摊买肉,她可太知道这家店要没得女儿运作怎么可能到手,福来客栈要是心存愧疚,早就送上赔礼了,哪会等到现在才送了店铺。同样这么想的还有曹承德,他毕竟在福来客栈当了那么些年的账房,对东家的行事作风自是更了解。
&esp;&esp;“多买些,回头茵娘带着回大王村,也让他们尝尝爹的手艺。”曹承德大手一挥,买了十斤肉,一家在丰水街上的店铺,少则800两,多则千两有余,哪怕明面上是给他的赔礼,但还是会担心曹茵公婆有别的想法。
&esp;&esp;“好,”曹茵对好吃的从不嫌多,“爹的手艺这么好,他们有口福了。”
&esp;&esp;于是,今日顾家的晚膳多了一道曹承德精心烹饪的红烧肉,满满一大盆,家里人吃了个肚饱。
&esp;&esp;“亲家公这手艺,真是这个。”金翠花比着大拇指赞道。
&esp;&esp;顾大朗点头,“回头咱家送些肉饼过去,你娘做的肉饼顶顶好吃。”亲朋间都是礼尚往来、越走越亲。
&esp;&esp;曹茵笑着应下,趁着这会儿将娘家得到客栈东家赔偿的事情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