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桌上为数不多的肉都夹到孙家宁碗里,“夏天你就容易瘦,多吃点。”
&esp;&esp;女人!孙家宁暗暗摇头,吃着碗里的肉片,脑子里溜着哪个单位有自己的熟人,还是要找机会去打听打听,免得万雪身怀六甲还要想着万云在外头吃苦受罪,不过,他还是提醒道:“工作机会这种事,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你也要提醒阿云,得等,有时候一年半载都有的。”
&esp;&esp;“晓得,我会和她说的。”万雪点头。
&esp;&esp;夫妻俩儿把万云的事放到后头,又说了会儿单位的事,忽然,万雪想到什么,又说:“你别看阿云面嫩,总是一副天真的样子,实际上脑子一根筋,她下决心要做的事情,十八头牛都拉不回来,就是头倔驴!”想到下午姐妹俩儿分别的情景,这位霸蛮的阿姐又叨叨了一句,“这死孩子,也不知道像谁?”
&esp;&esp;孙家宁下意识地看了眼自己的妻子,像谁?你照照镜子不就知道了。不过他可不敢说。
&esp;&esp;万雪可没这个自觉,她觉得自己可好变通了,继续说:“你是姐夫,就是长辈,下回见到他们两个,也得说说他们,跟他们讲讲道理,担担子这种事不能长久做。知道吗?”
&esp;&esp;“知道了知道了!”孙家宁一个头两个大,晚饭都塞不住她的嘴,往万雪碗里扫了剩下的鸡蛋,“我的菩萨哦,赶紧吃饭吧,别饿着我们孩子了!”
&esp;&esp;-
&esp;&esp;周长城和万云这头自是不知道姐姐姐夫已经替他们长远打算一番了,两人谈话至深夜,早上都起晚了。
&esp;&esp;周长城第一次没有给万云准备好早饭,刷过牙就赶紧跑到站台,坐公共汽车去厂里上班了。
&esp;&esp;潘老太七十多了,夏天醒得早,今天不知怎么来了兴致,跑到她和万云合种的菜地里浇水拔草。
&esp;&esp;太阳晒屁股了,万云才打着哈欠起来穿衣洗漱,见到潘老太,伸了个懒腰问好。
&esp;&esp;潘老太手里拿着浇水的塑料长勺站在菜地中间,笑嘻嘻的,金牙在晨光下一闪一闪:“小万,夜太短了吧?哎哟,年轻人感情就是好,我和我老头年轻时也总不够睡的。”
&esp;&esp;挤眉又弄眼,一副我懂你的样子。
&esp;&esp;这潘老太,还隐晦地打趣起了周长城和万云的夫妻夜生活!
&esp;&esp;万云闹了个大红脸,不接潘老太的话,转头绑辫子去了。
&esp;&esp;潘老太也不追着年轻媳妇说这些事儿,问她:“小万,你今天还做那米糕吗?”
&esp;&esp;“做!”下午还要继续去坝子街卖米糕呢,万云在门口拿着个塑料壳的镜子照照自己的辫子,又拨了拨头发才放下,“不过粘米粉不太够了,得去东郊找人换一些。”
&esp;&esp;柴火也不太够了,万云为难地看了眼前几日周长城才囤的木柴,用得有些快。
&esp;&esp;“行,你做的话就给我留十块白糕和十块红枣糕,我儿媳妇的娘家弟媳生了孩子,她明天要回去一趟。”潘老太虽然成日对小儿媳妇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但是儿媳妇委托她做的事儿,她一件没落下。
&esp;&esp;“好咧!”万云的劲头上来了,不就是柴火嘛,再上山砍一担回来,“到时候我给您送一块红枣味的。”
&esp;&esp;潘老太就笑了:“那我就沾她弟媳的光了!”
&esp;&esp;等潘老太走开后,万云把粘米粉拿出来,所剩不多,只能做一小盆,柴火也不够,反正昨天已经有过经验,知道怎么做才最快速,现在还是先去山上砍些容易着火的细柴回来才好。
&esp;&esp;每次去东郊山上砍柴,万云都恨不得隐身上山,挑柴下山时,总有老人会问她是从哪座山上下来的,生怕万云占自己家的便宜,万云也老担心这些村民会拦住她,让她把辛苦挑的柴火留下,因此每次都要绕一大圈回家具厂,累不说,效率也低。
&esp;&esp;今天还算顺利,在山上忙活一早上,下来的时候没遇到村里的人,不过倒是遇上了阿文姐,原来她住在山脚下的一条小河边上。
&esp;&esp;阿文姐头上披着毛巾,戴了顶草帽,拿着锄头在除草,早上要在家里忙田地里的事,中午和下午才挑着担子出门去卖米粉。
&esp;&esp;两个担担子做小摊贩的女性遇上了,对着对方点头,笑一笑,也没说话,当是打过招呼了。
&esp;&esp;想到家里的粘米粉没有了,万云想了想,把一担柴火放在田埂边靠着,拿毛巾擦擦额头上的汗,露出一个甜笑,上前去和阿文姐搭话:“阿文姐,你好,我叫万云,住家具厂的。”
&esp;&esp;阿文姐虽日日做买卖,和人打交道,但还是性情很腼腆,笑笑:“你好,我知道你。”
&esp;&esp;两人简单地认识了一下,万云才开口:“阿文姐,我想找你问问,你们村里有人卖粘米粉吗?”
&esp;&esp;现在可以买卖米粮,有不少村民会把盈余的米拿到县里去卖,只要是农村,大部分地方都有碾磨子,东郊肯定有人家有粘米粉卖的。
&esp;&esp;阿文姐放下手中的锄头,想了想:“有的,你要多少,我去帮你问问。”
&esp;&esp;万云高兴起来,从村民手里买粘米粉,比在副食店买要便宜些,于是先要了六斤,等用完了再来买。
&esp;&esp;阿文姐和她说好中午吃饭前在家具厂大门口见,万云这才担着柴火回去了。
&esp;&esp;到了中午,万云听到家具厂下班的铃声,包了两块刚出锅的热米糕出去找阿文姐。
&esp;&esp;阿文姐果然一早支起炉子,坐在筒子楼大门口,两人说上话。
&esp;&esp;“这是六斤的粘米粉,我找我们村的六婶买的,四毛钱一斤,你给我两块四。”阿文姐从箩筐里拿出一袋软绵的粉末递给万云。
&esp;&esp;不用票,还比粮店里少了五分钱,万云谢过阿文姐,把钱数好给她,又递出手上的两块米糕:“阿文姐,你拿回去吃。”
&esp;&esp;阿文姐没有推辞,她家里两个孩子还小,正是嘴馋的时候,接过来,仔细地包好,放在箩筐下面,准备等会让拿回去给女儿们吃,拿了人家的东西,阿文姐那一张黝黑的脸,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
&esp;&esp;真不知道她这样怕羞的性格,是怎么做生意的。
&esp;&esp;万云拎着六斤的米粉,转身到筒子楼附近一个卖酒的小店里买了点干酵母,又买了二两红枣,枣糕比芝麻和纯白糖糕明显要卖得快些。
&esp;&esp;等路过阿文姐的小摊位时,阿文姐叫住她,有些踌躇,似乎不好开口。
&esp;&esp;万云自己先走过去问:“阿文姐,是有事吗?”
&esp;&esp;阿文姐那双满是风霜和伤口的手在身前搓了搓,发出一丝丝响声,又挤出一个笑,小声问:“阿云,你是不是要去我们那边的山上砍柴?”
&esp;&esp;万云被阿文姐的问题吓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