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姜孚忽然停笔看向他。
&esp;&esp;“老师若是不介意,就坐过来些吧。”
&esp;&esp;“……是。”
&esp;&esp;沈厌卿一站起身,安芰立刻过来帮着搬椅子,没要他费一点事。
&esp;&esp;他还不及阻拦,新设下的座位已经贴到了皇帝身边,两把圈椅的扶手几乎靠在一起。
&esp;&esp;安芰极贴心地把折子堆推过来,退到一边去了。
&esp;&esp;沈厌卿顺手整理起来,手上有了事做,总归不那么尴尬。
&esp;&esp;至于与皇帝贴的这么近……这倒不在他无法适应的范围内,十年前他还能把姜孚抱到腿上坐着呢。
&esp;&esp;他其实想劝皇帝回去,别在他这里耽误时间。可是,要以什么身份说呢?
&esp;&esp;他这帝师的假名头他自己褫夺掉了,作为天家的奴才也没资格那么和主子说话。
&esp;&esp;于是最后也只能这么沉默着。
&esp;&esp;他还记着姜孚阅读的习惯,理得很清楚,分好部又分了等级,御史台单分一摞。
&esp;&esp;看着那堆笔画尤其锋锐的封面,沈前太子少傅不由得有些感慨:
&esp;&esp;以前自己还是常客,此后怕是再没机会上这个光荣榜了。
&esp;&esp;“老师若是想看就翻翻,没什么不能看的。”
&esp;&esp;姜孚仍聚精会神看着手下折子,没转头过来,好像只是随口搭了句话。
&esp;&esp;沈厌卿刚要摇头,又听见小皇帝叹息道:
&esp;&esp;“学生愚钝,实在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让您安心些。”
&esp;&esp;“臣已是受宠若惊,陛下万勿……”
&esp;&esp;“老师以为,我知道了这些事,觉得自己受了骗,从此就不再理会您了。”
&esp;&esp;“但这怎么可能呢?您养育我长大,永远是我的老师。”
&esp;&esp;姜孚挥笔落下重重一点。
&esp;&esp;“那总管是父皇留下杀您的后手,我从他那里问了些东西出来。”
&esp;&esp;“起初也惊讶,但后来一想,哪有人会无缘无故对我好?”
&esp;&esp;“连父母也做不到啊。”
&esp;&esp;“我听说民间有些人家,生了儿子就开宴庆祝,生了女儿就抛进河里溺毙,为的是觉得男子才能传宗接代光宗耀祖。”
&esp;&esp;“可见即使为人父母,尚且在与子女计较得利——这就可证所谓’天伦‘是个悖论。”
&esp;&esp;“人与人间是需要有东西勾着的,有些是钱财,有些是权势。”
&esp;&esp;“天下人都无利不起早,老师却能为一个誓就做的有始有终,已是这世上最好的人了。”
&esp;&esp;“若您都为我做到了这个地步,我还在谋求查清十几年前的某些事,未免有些太不近人情。”
&esp;&esp;“我只觉得,我信着您就好,旁的都不必管。”
&esp;&esp;姜孚查了这些年,知道了十三年前初遇时的所谓浪漫是先帝的有心安排;
&esp;&esp;知道了他用心着人设计的允王府也不过是老师考验他诚意的手段;
&esp;&esp;知道了所谓“沈公子本该得到重用,却因押宝站队而被先帝唾弃冷落”,只是为了将他与老师绑死而放出的流言……
&esp;&esp;但又能如何呢?
&esp;&esp;“您的心意和我一样,都没有变过,即使今日,您依然会为我去做那些事……”
&esp;&esp;许多事是假的,经不起琢磨,可老师站在他身边为他挡下的风雨是真的。
&esp;&esp;他在真真假假中痛苦了许久,为着自己心意的落空终日悲怮,看谁都像是算计自己的那计划的一环。
&esp;&esp;可是看着信封上的血字,他又清醒过来,要伸手去抓住自己剩下的仅有的东西。
&esp;&esp;姜孚放下折子,搭上另一把圈椅的扶手,俯身与帝师额角相贴,呼吸都落在对方颈侧。
&esp;&esp;这是个极亲昵极亲昵的动作,不像是师生,倒像是一对久别的情人。
&esp;&esp;沈厌卿没有躲。
&esp;&esp;姜孚不愿去想这是因为爱他还是屈从于他,只是随自己心意,将要说的话尽皆说了:
&esp;&esp;“我是您养大的……求您别抛下我。”
&esp;&esp;……
&esp;&esp;第26章
&esp;&esp;奉德十二年春二月, 当今的圣上尚不满七岁,还顶着一个“允”字的封号。
&esp;&esp;按常例,皇子每月要到御书房向皇帝回报三次功课, 是他们为数不多固定能见到父皇的机会。
&esp;&esp;小皇子姜孚由宫人领着,一路蹦蹦跳跳, 到御书房时手中还拈着朵小花。
&esp;&esp;他见父王在与人谈话, 就很乖巧地立在门口等。那学士模样的人抬眼间发现了他, 就停下来向他的方向微笑,低身福了一礼。
&esp;&esp;“允王殿下。”
&esp;&esp;那是姜孚第一次听见帝师的声音。
&esp;&esp;很多年后这一声在他的梦里反反复复的响起,拘住了他的整个魂魄。但当时的小皇子只觉得这人的声音像一淙泉水, 清冽的,甘甜的,让人想再听一声。
&esp;&esp;但那年轻学士却无论如何不再与他说话了,只是向他的父皇恭敬告退就离开了御书房,从他身边擦过。
&esp;&esp;小皇子竭力收回自己的眼神, 但小孩子的心思瞒不过大人。
&esp;&esp;老皇帝面色不虞,似乎对儿子的行为不太满意。
&esp;&esp;允王历来是最听话的小皇子,但他那一刻突然叛逆了一小下,没有在乎父皇的看法。
&esp;&esp;他想再见一面那位学士。
&esp;&esp;皇城太大了,人太多了。有些人也许见过一面,从此再也不会见到。
&esp;&esp;姜孚在此之前从未在意过这种萍水相逢,却在那一日突然动了心思。
&esp;&esp;如果再也不能见面,那该多可惜啊。
&esp;&esp;就像梁上的燕子飞走了也许不会再回, 花败了也许不会再开, 书上的文字读过了这行也许就不会再重读。
&esp;&esp;小姜孚突然发现, 人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两条线一交叉就分开了, 然后直直各奔天地两头,怎么也不会再相交。
&esp;&esp;他不想这样,他想再见到那个人。
&esp;&esp;他要把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