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穿越到明朝,他最想做的就是,将中医被人为斩断的前进道路续接起来。
&esp;&esp;先出一本中医类的书籍,他会在书中提出一些中医的不足,再‘预测’一下前进的道路。
&esp;&esp;然后在第二本医书中,解决这些问题,并顺势推出现代医学体系。
&esp;&esp;当然,这只是他之前的打算,那时候他一心躺平,也没别的大志向。
&esp;&esp;现在不同了,既然踏进政坛这个泥坑,那我要做的更多。
&esp;&esp;大航海是吗?全球争霸是吗?文明战争是吗?种族战争是吗?
&esp;&esp;等着吧,大明的旗帜将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所有人都将齐颂华夏之名。
&esp;&esp;但陈景恪很清楚,朱元璋对走出去毫无兴趣。
&esp;&esp;不得不说,出身成就了他,也限制了他。
&esp;&esp;全球霸主,文明传播者?
&esp;&esp;有一碗饭值钱吗?
&esp;&esp;所以他列出了十五个不征之国;所以他对打通西域重建丝绸之路毫无兴趣。
&esp;&esp;所以在海边闹倭寇的时候,他不是组建海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是将沿海百姓内迁,下令片板不得下海。
&esp;&esp;而他的这种思想,也代表了这个时代大多数儒生的思想。
&esp;&esp;天朝上国。
&esp;&esp;除中国外皆蛮夷荒土,取之徒费民财徒耗民力。
&esp;&esp;在朱元璋面前提什么全球霸主,那就是找死。
&esp;&esp;朱标深受朱元璋影响,对这方面估计也没什么兴趣,能指望的就只有朱雄英。
&esp;&esp;之前陈景恪还在思考,该如何着手培养他,现在也渐渐有了些思路。
&esp;&esp;给他讲历史故事,主要讲汉武帝和唐太宗两人的拓边思想。
&esp;&esp;再给他讲国外各大势力的发展,比如罗马、波斯、贵霜、阿拉伯等帝国,比如亚历山大东征等。
&esp;&esp;不需要刻意灌输什么大道理,只要将这些故事告诉他,拓宽他的视野就足够了。
&esp;&esp;一旦他对外面的世界生出好奇心,很多东西就是水到渠成。
&esp;&esp;回到皇宫,朱标将他叫住问道:“方才叶先生想收你为徒,你为何拒绝了?”
&esp;&esp;陈景恪知道这瞒不住人,所以坦白道:“拜叶先生为师,对我的仕途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esp;&esp;“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受其约束,否则必遭反噬。”
&esp;&esp;“小子觉得叶先生对我的束缚,远远大于对我的帮助,故拒绝了他的提议。”
&esp;&esp;狂妄。
&esp;&esp;这是朱标听到这番话之后的第一想法。
&esp;&esp;但仔细想想,却又不得不承认很有道理。
&esp;&esp;陈景恪并不缺出头的机会,只要不犯错,二三十岁外放最低也是县令。
&esp;&esp;只要稍微做出一点成绩,升官速度会很快,五十岁入中枢的可能性极大。
&esp;&esp;他缺的只是人脉,说白了就是帮手。
&esp;&esp;叶兑确实有才华,人脉也很广,能弥补他的这个缺点。
&esp;&esp;然而别忘了他的出身,浙江人,学生大部分都是江浙一系。
&esp;&esp;甚至他自己,也可以算作是江浙一系的中流砥柱。
&esp;&esp;之前他在民间隐居不涉朝堂,没人在意这个身份。
&esp;&esp;现在入朝为太孙之师,这个身份就变得很敏感了。
&esp;&esp;洪武朝立国至今,一直是淮西派和江浙系争斗,两派可以说不共戴天。
&esp;&esp;面对党争,叶兑都难以置身事外,陈景恪要是拜师,绝对会被拖进这个漩涡。
&esp;&esp;到时候叶兑提供的人脉关系,对陈景恪是福是祸就要打个问号了。
&esp;&esp;而且陈景恪还有个身份,马皇后的专属医生。
&esp;&esp;如果他多一个江浙派系的身份,朱元璋还敢这么信任他吗?
&esp;&esp;话说回来,朱元璋同意他当太孙伴读,不正是看中了他身家清白没有背景吗。
&esp;&esp;想到这里,朱标露出赞赏之意:“不错,你比我想象的还要聪明。”
&esp;&esp;“希望你能不忘今日之想,做一个纯粹的人。”
&esp;&esp;陈景恪正色道:“殿下放心,臣是个自信到狂妄的人。”
&esp;&esp;“要么聚拢一批志同道合者践行自己的理想,要么就老老实实当一个小人物。”
&esp;&esp;“绝不会出卖自己的理想,成为他人手中的刀。”
&esp;&esp;朱标并没有生气,反而饶有兴趣的道:“哦,不知你有何理想?”
&esp;&esp;陈景恪认真的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esp;&esp;朱标怔了一下,然后大笑起来:“哈哈,好,好,好,好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esp;&esp;“我就等着看你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esp;&esp;陈景恪拱手道:“请殿下拭目以待。”
&esp;&esp;旁边的朱雄英疑惑的挠了挠头,父亲和陈侍读在说什么啊。
&esp;&esp;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听懂了,为何总感觉完全没听懂的样子。
&esp;&esp;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征
&esp;&esp;对陈景恪的回答,朱标确实觉得他有些狂妄,不过整体来说还算满意。
&esp;&esp;至于什么远大理想,谁幼时还不是意气风发呢。等过上几年经历的多了,就会沉淀下来。
&esp;&esp;但有些眼界和气度,却不是想学就能学来的,这方面陈景恪很不错。
&esp;&esp;再想到之前他开导朱雄英的那一番话,心中就更加的满意。
&esp;&esp;然后他就想到了自己的心事,决定向陈景恪咨询一番。
&esp;&esp;“你之前说,我与父亲遇到争执,需要以父亲为主。”
&esp;&esp;“可若我放弃主见事事顺着父亲,那我就不再是我了,如之奈何?”
&esp;&esp;陈景恪摇摇头道:“殿下想差了,当您和陛下的办法,都是为大明好的时候,自然要以陛下为主。”
&esp;&esp;“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需要有人为陛下查漏补缺。”
&esp;&esp;“您从您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是为陛下提供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