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节(1 / 2)

&esp;&esp;法度是国家的。

&esp;&esp;孝心是老朱自己家的。

&esp;&esp;在法理上嫔妃的身份不如太子尊贵,可就老朱自己家来说,嫔妃就是朱标的长辈。

&esp;&esp;给长辈穿孝怎么了?

&esp;&esp;轮到朱雄英和吕氏也是一样。

&esp;&esp;在明面上,吕氏是以太子妃身份暴毙,朱雄英作为晚辈就应该穿孝。

&esp;&esp;本来朱元璋也有些犹豫,要不要让朱雄英穿,毕竟这个恶毒的女人谋害过他。

&esp;&esp;可是现在朱雄英主动要求穿,他心里只有高兴。

&esp;&esp;咱的乖孙是真孝顺懂事,像咱。

&esp;&esp;陈景恪作为太孙伴读,自然也要陪着朱雄英参加葬礼。

&esp;&esp;期间他终于见到了朱允炆,白白净净很是乖巧可爱,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惶恐。

&esp;&esp;陈景恪叹息一声,毕竟还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啊。

&esp;&esp;在父亲忙于政务难得一见的情况下,母亲就是他的一切,现在他的港湾没了。

&esp;&esp;本来他还在想,要不要让朱雄英照顾一下这个弟弟。

&esp;&esp;谁知还不等他开口,朱雄英主动牵住了朱允炆的手,一直将他护在身后。

&esp;&esp;“别怕,有大哥在。”

&esp;&esp;朱允炆像是找到了依靠,牢牢抓住他的手不放开。

&esp;&esp;他应该是许久没睡了,不一会儿竟沉睡过去。

&esp;&esp;按照规矩,作为亲生儿子哪怕睡着了,也不能离开灵堂。

&esp;&esp;朱雄英就让人取来被褥,为他盖好,自己代替他跪灵。

&esp;&esp;这一切都落在了群臣眼里,大家无不盛赞太孙至纯至孝,将来必为一代明君。

&esp;&esp;淮西派的是最高兴的,据说他们私下聚会时提起此事,都兴奋的表示,吾等无忧矣。

&esp;&esp;陈景恪也赞叹不已,他很清楚这些都是朱雄英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人教他。

&esp;&esp;这孩子,目前来看,能处。

&esp;&esp;第45章 葬礼?秀场!

&esp;&esp;朱元璋、马秀英作为长辈,自是不方便主持吕氏的葬礼。

&esp;&esp;朱标不露面,朱允炆又年龄太小,事情一度变得有些尴尬。

&esp;&esp;可是朱雄英的出现,让这场葬礼变得隆重起来。

&esp;&esp;宗人府和礼部的官员,自发的围绕他展开工作。

&esp;&esp;要说朱雄英能力多强,那是过于吹捧了,毕竟年龄在那摆着。

&esp;&esp;真正的工作都是下面的官吏做的,他只需要听指挥就行了。

&esp;&esp;可他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气度,却让所有人都赞赏有加。

&esp;&esp;以前只是听说太孙聪慧,其中朱元璋夸的最多。

&esp;&esp;但大家并未真正见过,心中难免会有疑虑,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呢?

&esp;&esp;现在这种担忧完全消失了,太孙何止是聪慧,简直太优秀了。

&esp;&esp;陈景恪渐渐也发现了这一点,心中很是无语。

&esp;&esp;这场葬礼,几乎成了朱雄英个人的秀场。

&esp;&esp;不知道吕氏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esp;&esp;在封棺的时候,朱标终于出现了。看着吕氏有些狰狞的僵硬脸庞,他眼神非常复杂。

&esp;&esp;之后他作为丈夫,主持了葬礼的剩余流程。

&esp;&esp;亲眼目睹了这一切,陈景恪心中很是开心。

&esp;&esp;朱标终究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最后还是念在夫妻情谊来送吕氏最后一程。

&esp;&esp;对臣子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esp;&esp;尤其是对陈景恪自己来说,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esp;&esp;这意味着他那两张符护身,作用会更大。

&esp;&esp;吕氏只是太子妃,她薨逝并非国丧,也就葬礼那几天比较隆重。

&esp;&esp;等葬礼结束,大家很快就不再关注此事。

&esp;&esp;老百姓继续过自己的生活,读书人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科举做准备。

&esp;&esp;官吏们一边战战兢兢的工作,一边祈祷自己别被赵瑁案牵连进去。

&esp;&esp;陈景恪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不过也有变化。

&esp;&esp;朱雄英身边多了四个拖油瓶,朱允炆、朱允熥以及朱雄英的两个嫡亲妹妹。

&esp;&esp;朱允炆不提,之前朱允熥兄妹三人,名义上都是吕氏在照顾。

&esp;&esp;现在她死了,身边的宫女太监全部陪葬,他们就没人照顾了。

&esp;&esp;除非再找一个太子妃,但目前来看朱标也没这方面的心思了。

&esp;&esp;让别的侧妃照顾,又怕出事。

&esp;&esp;加上朱雄英表现出来的担当,就觉得让他这个兄长照顾一下或许会更好。

&esp;&esp;还能培养兄弟姐妹的感情。

&esp;&esp;不过将他们带到乾清宫一起居住也不合适,这里毕竟是老朱的寝宫,有诸多不便。

&esp;&esp;也不知道老朱一家子怎么商量的,最后决定,白天他们几个一起去大本堂上课,方便朱雄英就近照顾。

&esp;&esp;晚上则送回东宫由朱标照顾。

&esp;&esp;朱标自己受到此事的影响,再加上内阁确实分担了他的大量工作,也决定多花点时间在子女身上。

&esp;&esp;不过他毕竟有政务要忙,大本堂下课了,这四个孩子会跟随朱雄英到乾清宫偏殿玩耍。

&esp;&esp;等朱标忙完工作,再带着他们一起回东宫。

&esp;&esp;所以他们居住的偏殿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esp;&esp;小孩就喜欢扎堆,朱元璋年幼的子女们也加入了进来。

&esp;&esp;每天大本堂下课,这里就乌拉拉的聚集至少七八个孩子。

&esp;&esp;陈景恪很无奈的变成了幼儿园园长,要抽空看着他们,别出事儿了。

&esp;&esp;不过还好,湘王朱柏也经常过来玩,可以帮忙照看。

&esp;&esp;但反过来说,这对陈景恪也是一件好事。

&esp;&esp;可以趁机和大明未来的亲王公主们搞好关系。

&esp;&esp;还不用担心被人弹劾私下结交藩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