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陈景恪叹道:“其实这个法子也有很多漏洞,必然会有人借着关系逃避为吏,只是眼下确实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esp;&esp;朱雄英也点点头,这一点他们之前就分析过。
&esp;&esp;普通人会遵守这个规定,官宦家的子弟有太多办法逃避,比如借调。
&esp;&esp;可这个制度有总比没有好。
&esp;&esp;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人,通过刀笔吏磨炼出来,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esp;&esp;正说话间,忽然酒楼安静下来。
&esp;&esp;陈景恪和朱雄英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正疑惑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
&esp;&esp;“方孝孺,真的是他。”
&esp;&esp;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
&esp;&esp;方孝孺?
&esp;&esp;一声惊呼,惊动了酒楼众士子。
&esp;&esp;酒楼一层大半人都起身相迎,就连二三楼都有人下来。
&esp;&esp;足见他在读书人中间的声誉和号召力。
&esp;&esp;陈景恪惊讶不已,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建文三傻之一了。
&esp;&esp;举目朝门口望去,只见一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儒生,昂首踏入店内。
&esp;&esp;其人生的身材颀长、面容俊秀,留着两寸长的山羊胡,非常的儒雅。
&esp;&esp;他举止自信随和,与每一个人打着招呼。
&esp;&esp;这种气度,陈景恪也自叹不如。
&esp;&esp;朱雄英有些兴奋的压低声音道:“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碰到他。”
&esp;&esp;陈景恪意外的道:“你认识他?”
&esp;&esp;“听爷爷说过他。”朱雄英点点头:
&esp;&esp;“今年三月金华府训导吴沉举荐他为官,爷爷召见他问对,对他很是欣赏。”
&esp;&esp;“并对父亲说,此人有大才,不过需磨砺才能大用,就嘉勉一番让他回去了。”
&esp;&esp;“他今次入京应是为了参加科举。”
&esp;&esp;陈景恪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要约他过来交谈吗?”
&esp;&esp;朱雄英有些意动,不过想了想还是说道:“算了,咱们是微服出来,还是不要暴露身份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