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军械制造的权力,给了工部。
&esp;&esp;军功的审核权在兵部手里,授勋权在礼部手里。
&esp;&esp;而不论是兵部工部还是礼部,都是文官的地盘。
&esp;&esp;总体上来说,文官集团还是能稍稍卡一下军方的脖子的。
&esp;&esp;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限制军方的权力。
&esp;&esp;没办法,中晚唐和五代十国时期,军方太能闹杀人杀的太狠。
&esp;&esp;把所有人都杀怕了。
&esp;&esp;军队就是一头猛兽,用好了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用不好就会反噬。
&esp;&esp;必须要套上枷锁。
&esp;&esp;而兵源和后勤,就是最有力的枷锁。
&esp;&esp;能确保军方不会失控。
&esp;&esp;总之,对这个改革方案,文武双方都很满意。
&esp;&esp;朱元璋趁机下令,让徐达负责军改,让李善长负责政改。
&esp;&esp;并令各部门全力配合他们开展工作。
&esp;&esp;俩人也是老战友了,之前就多次配合。
&esp;&esp;且一个军方第一人,一个文官第一人,大家都服气。
&esp;&esp;这个任命没有受到任何阻挠。
&esp;&esp;退朝后,具体的改革方案公布,天下沸腾。
&esp;&esp;军方从将领到士兵,都放下了最后的担忧。
&esp;&esp;将领们开始期待,自己会被授予什么样的功勋。
&esp;&esp;普通士兵则开始关注,自己的家人会被分到什么地方,能不能在乡衙门得个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