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陈景恪终于将《洪武算经》检查完毕。
&esp;&esp;没有任何问题。
&esp;&esp;他长出了口气,终于完事儿了。
&esp;&esp;之后就将书呈给朱元璋。
&esp;&esp;朱元璋早就知道此事,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下旨刊印五千册发行天下。
&esp;&esp;在变法的大背景下,《洪武算经》的成书,并未引起什么动静。
&esp;&esp;毕竟只是一本算书而已,不被重视很正常。
&esp;&esp;除了陈景恪,此时还没有人意识到,这本书在科学界意味着什么。
&esp;&esp;算经的事正式告一段落,陈景恪也轻松了许多。
&esp;&esp;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政务。
&esp;&esp;然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esp;&esp;毛骧入宫密奏:“臣已查到证据,李善长乃胡惟庸同谋。”
&esp;&esp;第165章 吾死,汝等自为之。
&esp;&esp;听到毛骧的汇报,朱元璋表情有些怪异:
&esp;&esp;“李善长是胡惟庸的同谋?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esp;&esp;毛骧自然知道,皇帝为什么会是这副表情。
&esp;&esp;刚查到线索的时候,他比朱元璋还要惊讶。
&esp;&esp;“臣刚得到线索时也不敢相信,就秘密将丁斌抓捕审问,拿到了详细口供。”
&esp;&esp;“胡惟庸派李存义前去说服李善长,被拒绝。”
&esp;&esp;“后派杨文裕前去劝说,又为其所拒。”
&esp;&esp;“然后胡惟庸亲自出面劝说,并许诺事成之后,将淮西之地封给李善长。”
&esp;&esp;“李善长依然没有答应,但他说……”
&esp;&esp;丁斌是李善长的外甥,李存义是他的弟弟,杨文裕也是淮西老臣,和李善长关系莫逆。
&esp;&esp;事情变得非同寻常了。
&esp;&esp;朱元璋一张脸已经冷了下来:“他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