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圣人英明。回纥在西域有影响力,如此轻松战败回纥,大唐在西域的威名更甚,等李将军大破吐蕃,西域诸国必纷纷遣使来唐。”
&esp;&esp;裴宽也拱手说道。他是力挺李瑄的。
&esp;&esp;曾作为主帅,裴宽敬佩李瑄的作战方式。
&esp;&esp;每次都以极小的代价,获得极大的胜利。
&esp;&esp;哪能用一句勇猛,将其全部概括。
&esp;&esp;“我准备授七郎为柱国,两位意下如何?”
&esp;&esp;李隆基问李林甫和裴宽。
&esp;&esp;其实李瑄的军功早就可以封上柱国了,但李隆基想到李瑄还要与吐蕃大战,上柱国之事再缓缓。
&esp;&esp;“回圣人,李将军是国家的支柱和栋梁,当有此封。”
&esp;&esp;裴宽立刻回道。
&esp;&esp;“圣人英明,臣也赞同!”
&esp;&esp;势不可挡,李林甫只能默认。
&esp;&esp;李隆基非常满意,他已派人送诏书向骨力裴罗质问,等待骨力裴罗的答复。
&esp;&esp;他又将李林甫和裴宽拉到大唐的版图前,他指着地图说道:“七郎说过,中国当尽拥有黄河,这一天是不是快要到了?”
&esp;&esp;黄河是华夏的母亲河,从文明诞生以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华夏子女。
&esp;&esp;自古以来,黄河的上游从未被华夏拥有。
&esp;&esp;当李隆基治下的华夏,能尽有黄河,这将是开天辟地的功绩。
&esp;&esp;“有李将军在,别说黄河,长江的上游,也会被圣人掌握。”
&esp;&esp;裴宽趁机向李隆基吹捧道,实际上他也是胡说。
&esp;&esp;“朕甚期待!”
&esp;&esp;李隆基没有好高骛远,只是摸着地图上黄河源头的那片区域。
&esp;&esp;那里曾经是一个叫苏毗的国家,现已臣服吐蕃。
&esp;&esp;……
&esp;&esp;翌日早朝后,授李瑄为柱国的诏书快马加鞭送往湟水。
&esp;&esp;同时,李隆基赏赐李瑄三百金,金器二十件,玉器二十件,绢三千匹。
&esp;&esp;对临洮军和赤水军也继续厚赏,赏资从京兆府库出。
&esp;&esp;如封张兴为千牛卫将军,封辛云京为右领军卫将军,封李朱师为右武卫将军。
&esp;&esp;封安重璋、荔非元礼、车神塞为禁军中郎将。
&esp;&esp;让荔非守瑜领了禁军的郎将。
&esp;&esp;当李瑄率领兵马回到湟水时,李隆基的诏书七百里加急送至。
&esp;&esp;这些消息传过来,是为在与吐蕃大战前振奋军心。
&esp;&esp;如果南霁云、张兴、辛云京等领禁军将军的人若再立功勋,说不定会封爵。
&esp;&esp;哪怕是个虚封的男爵,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esp;&esp;虽然没有僚属的封赏,但李瑄在战后会将高适、刘单、岑参、杨绾、刘晏等人的品级奏升几级,兼更高的职事官。
&esp;&esp;届时李隆基必然会同意。
&esp;&esp;有这样的履历,哪怕以后他们不当僚属,也可以下放为一郡太守。
&esp;&esp;到湟水城后,李瑄吩咐临洮军、赤水军、河西诸胡军,修整五日,补充睡眠。
&esp;&esp;五日后,也就是十月下旬,对吐蕃的战斗正式开始。
&esp;&esp;“刘判官,士兵的纩衣准备的如何?”
&esp;&esp;回到军中,李瑄第一时间召集僚属。
&esp;&esp;“所有将士皆备有纩衣,可抵御风雪的行军帐篷,也已备齐全。”
&esp;&esp;刘晏向李瑄回答道。
&esp;&esp;“刘判官,十几万大军的粮食能支撑多久?”
&esp;&esp;李瑄又问刘晏。
&esp;&esp;“启禀李帅,属下又令金城、陇西、武威等郡运送五万石粟米至积石军城、绥和守捉、鄯州城,可以支撑两军至明年春天三月,盐也足够。圣人派使者在河陇收购羊和美酒,现军中有羊五万头,美酒三十万斤。”
&esp;&esp;刘晏一次性向李瑄禀明。
&esp;&esp;“出征前夕,取十万斤美酒畅饮。剩下美酒平均分配给士兵御寒。羊除了出征时宰杀炖煮,其余平分给诸军将士。”
&esp;&esp;青海的冬天太冷,李瑄考虑到这种情况,决定让士兵的水壶当酒壶,打仗前喝几口暖暖身子。
&esp;&esp;李瑄考虑过嗜酒者会将酒喝完,但毕竟每人的酒有限,喝醉倒是不至于。这个时代的酒也就比后世的啤酒高一点。
&esp;&esp;不过李瑄还是让高适传令士兵,禁止在下雪之前,把酒喝完。
&esp;&esp;当然了,真要遇到酒鬼偷偷摸摸把酒喝完,李瑄也没办法。
&esp;&esp;在边疆作战,士兵们往往自己携带酒水。
&esp;&esp;将军不会因为士卒携带酒水去责备。
&esp;&esp;对将士们来说,饮酒不但能增添平常乏味生活的乐趣,亦能使他们胆略勇壮,英勇杀敌,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良药”。
&esp;&esp;狂野与英勇,都会在饮酒的一瞬间释放。
&esp;&esp;“军中禁酒”,在这个时代,这种环境下,并不适用。
&esp;&esp;那些喝酒误事的,往往是怀抱着美人的将领,而非战斗前线的士兵。
&esp;&esp;“遵命!”
&esp;&esp;刘晏、高适等僚属领命。
&esp;&esp;这个消息传到军中,全军一定会振奋……
&esp;&esp;第175章 斩赞普者封异姓王,十面埋伏
&esp;&esp;与僚属确认辎重、后勤,李瑄将心放下。
&esp;&esp;这些是胜战的基础。
&esp;&esp;当全军士兵得知每人都可获得一斤以上的美酒后,一个个激动的手舞足蹈。
&esp;&esp;从未有一个将领,会如此赏赐普通士卒。
&esp;&esp;李瑄定下的军规虽然严厉,豪放的士卒,觉得勇士当履行这样的军规。
&esp;&esp;但李瑄的奖赏又极为大方,每次战斗后,都能向朝廷申请大把大把的钱财、绢帛。
&esp;&esp;节度使府库也会出绢钱赏赐立功的士卒。
&esp;&esp;士卒们听说李瑄在长安惩治“奸臣王鉷”的故事。
&esp;&esp;王鉷对军人家庭的行径,让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