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12章(1 / 2)

&esp;&esp;隔三差五的,李玉都会带她去千面圣君面前刷一下脸。

&esp;&esp;对于这个不知道玄了多少辈的孙女,千面圣君倒也大方,不仅送了她许多宝物,还亲自教她修行,看来李玉初步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esp;&esp;千面圣君教她修行的时候,李玉在和吴通闲聊。

&esp;&esp;他的消息灵通,总是能知晓修仙界最新的信息。

&esp;&esp;不仅如此,吴通自己,对于上古秘闻极其感兴趣,他对于前几个纪元之前的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而最近,他似乎又有新的发现。

&esp;&esp;两人面前的一片空地上,摆放着许多的地图。

&esp;&esp;这些地图,都是各种秘境的地图,吴通指着其中两块,说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两个秘境之间,有着某种联系……”

&esp;&esp;李玉看了一眼,点头道:“它们的边缘,好像可以拼在一起。”

&esp;&esp;将两个秘境的地图放在一起对比,很明显可以看到,两个不规则的地图是互补的,他们的边缘,几乎可以完美的契合在一起。

&esp;&esp;随后,吴通又指了指其他几个秘境的地图,说道:“这三个秘境,也可以拼在一起,还有这两个,这两个,这几个秘境也能完美的拼在一起……”

&esp;&esp;修仙界普遍认为,游离于大世界之外的洞天秘境,是相互独立的。

&esp;&esp;以前,洞天秘境没有那么多,从来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

&esp;&esp;但随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秘境和大世界连接,将他们的地图摆放在一起,就能看出端倪了,这些小的秘境洞天,似乎本就是一个整体。

&esp;&esp;吴通缓缓说道:“我怀疑,所有的洞天秘境,包括玄天和灵元两界,在最开始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大世界,我将它称作原初世界,只是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原初世界崩塌了,然后被分成了无数个小世界……”

&esp;&esp;李玉对于考古,并没有吴通这样的兴趣。

&esp;&esp;听吴通说完他的原初世界猜想,李玉随口问道:“老吴,你知道哪里能搞到佛陀的舍利吗?”

&esp;&esp;吴通问道:“你要那些秃驴的舍利干什么,炼体吗?”

&esp;&esp;李玉点了点头,说道:“我的武道迟迟不能突破,缥缈仙宗有一个炼体的丹方,需要用到佛门舍利。”

&esp;&esp;吴通说道:“以你现在的修为,第四境秃驴的舍利就够了,佛陀是第六境,相当于我们的破虚,一颗舍利就能撑死你不知道多少次……”

&esp;&esp;李玉道:“现在用不到,以后迟早也会用到。”

&esp;&esp;吴通道:“这倒也是,不过舍利是佛门强者圆寂之后留下的,被那些秃驴视为圣物,正常情况下,非佛门中人,一般是无法得到的,除非进入他们的灵山圣境……”

&esp;&esp;“灵山圣境?”

&esp;&esp;“是他们佛门的一个秘境,以前,有些佛门强者在圆寂之前,会进入圣境,他们的舍利,也就留在了那里,每次圣境开启,都会有一些佛门弟子进入圣境,寻找那些佛门强者的尸骸和舍利,据说灵山圣境之中,就有破虚级别的佛陀舍利……”

&esp;&esp;……

&esp;&esp;片刻后,李玉离开日月宗。

&esp;&esp;据吴通说,灵山圣境每五十年开启一次,只有佛门弟子能够进入,距离下一次开启,只有不到五年。

&esp;&esp;这次机会,他不能错过,否则就要再等五十年。

&esp;&esp;有乾坤炉在,他可以遮掩体内的法力波动,到时候,悄无声息的混入灵山圣境,倒也不是不可能。

&esp;&esp;李玉对乾坤炉,还是很有信心的。

&esp;&esp;而此时,日月宗,陈铭看了吴通一眼,说道:“那老秃驴坐镇灵山圣境,你不是不知道,就算有破虚级别的舍利,也被他收起来了,他就算去了,也不可能找到的……”

&esp;&esp;吴通笑了笑,说道:“收起来了,让他再拿出来就是了,谁让宗主想要呢,我们做护法的,不就是为宗主排忧解难的吗……”

&esp;&esp;第238章 灵山圣境

&esp;&esp;金山寺。

&esp;&esp;西域佛国,大小寺庙千余座,金山寺位于佛国以西,方圆百里之内,还有数座寺庙,但论香火之鼎盛,还是以金山寺为最。

&esp;&esp;四年之前,金山寺还只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寺庙,包括方丈在内,寺中僧人数十名,修为最精深的方丈,也不过才第二境的修为。

&esp;&esp;而附近的净心寺,光明寺,归元寺等,都有第三境的金刚坐镇,自然更容易吸引香火,那时候,每日只有寥寥数人来金山寺上香,还都是附近的村民,选择金山寺的原因,也只是因为离得近而已。

&esp;&esp;四年前,方丈外出化缘时,带回了一个年轻人。

&esp;&esp;那位年轻人,是方丈在一座悬崖下发现的,当时他全身受伤颇重,金山寺方丈便将他带回寺中治疗,后来年轻人醒转,但却失去了记忆,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也不知家在何处。

&esp;&esp;方丈派人寻遍了方圆数十里,也不曾寻到他的家人。

&esp;&esp;后来,方丈见他根骨不错,就将他收入金山寺,传他佛门修行之法,赐名慧空。

&esp;&esp;之后的三年时间证明,慧空何止根骨不错,说是百年不遇也不为过,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修行到了第二境,堪比修仙者的筑基。

&esp;&esp;此等天赋,金山寺众僧闻所未闻。

&esp;&esp;慧空不仅修行天赋惊人,还精通医术,时常为金山寺的香客诊治病症,这也使得金山寺的名气越来越大,方圆百里之内,人人都知道金山寺有一个俊俏的小和尚,不仅容貌俊秀,心地也十分善良,他医术高超,为香客看病,分文不取,就连药材,都是亲自上山采摘晾晒的。

&esp;&esp;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在他手中,都药到病除。

&esp;&esp;正是因此,近两年来,十里八乡的村民,哪怕是多走一些路程,也愿意在金山寺上香。

&esp;&esp;香客之中,不乏一些适龄少女,她们就算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都抢着让慧空摸摸小手,诊诊脉,顺便抛个媚眼,或者在靠近他的时候装晕,趁机往他的怀里撞……

&esp;&esp;在很久之前,佛国分为两派。

&esp;&esp;一派主张斩断凡尘,清心修行。

&esp;&esp;另一派则主张入世修行,体验红尘轮回,以求最终的超脱。

&esp;&esp;出世派不能有男女之情,自然也不能留下子嗣,修行之路,极其艰苦,很少有人选择,后来逐渐没落。

&esp;&esp;而入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