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看着这假康王受死,有些不适。
&esp;&esp;军中很快就流传起一个说法,是说金人特意在老百姓里抓了一个长得像康王的当替身。现在发现替身没用了,就把那无辜的百姓给杀了。
&esp;&esp;军士大多都是底层出身,一听这话越发愤怒。颇有一种感同身受,好像被抓被杀的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那般。
&esp;&esp;而高层的将领,想的则更多一些。
&esp;&esp;将领们其实心里隐约清楚,那是真正的康王。不然怎么金人一拿出康王,就有传闻说康王其实在开封?
&esp;&esp;之前大家都在找康王,谁也没找到。如果康王一直在开封,怎么可能半点消息也没有?
&esp;&esp;但为了北伐,没有人提出异议。
&esp;&esp;现在金军中的康王死了,太宗一脉彻底没了继承人。之前没被金人抓走的年幼宗室子,如今也下落不明,开封城里只剩下太祖一脉的子弟。
&esp;&esp;可,起义军真的会让赵宋再次掌权吗?
&esp;&esp;战时没人傻乎乎地问出来,只是自己默默抱着为皇室报仇的心思,率领士兵强攻金军。金人节节败退,一路往老家撤退。
&esp;&esp;扶苏询问父亲打算什么时候让真假赵构的大戏落幕,他好提前安排。
&esp;&esp;始皇说不急。
&esp;&esp;最近战事稍缓,将军们预备给金人一点喘息之机。
&esp;&esp;步步紧逼容易激发他们的潜力,到时候拼死一搏,伤亡会很重。而且之前忙于打仗,金国内部都来不及内讧。
&esp;&esp;如今他们把金人打退到了老家上京会宁府,回到了建国之地。这里位处哈尔滨,距离之前宋金前线实在太远了。
&esp;&esp;但这么远也不妨碍扶苏送他们上天,也就是安装引雷针时多付点运费的事情。
&esp;&esp;终于回到了都城,这群完颜家的皇子可算看到了昏迷的金太宗是个什么模样。
&esp;&esp;长达数月的昏迷让这个五十多岁的老人看起来越发消瘦虚弱,到了这时候,已经没有人觉得他还能苏醒过来了。
&esp;&esp;之前离得远还好,现在大家齐聚上京,看着这样的皇帝,难免生出小心思。
&esp;&esp;偏巧这时宋人减缓了攻势。
&esp;&esp;外部压力减轻以后,内讧随之而来。谁都想当皇帝,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esp;&esp;太宗的皇后唐括氏气得发抖:
&esp;&esp;“如今大敌在前,你们居然只知道争权夺利!”
&esp;&esp;太祖长子严辞反驳:
&esp;&esp;“皇后殿下怎么能这么说?分明是之前因国中无主的缘故,才导致大战屡屡失利。若有君王主持大局,想来不至于此。”
&esp;&esp;其他人跟着附和:
&esp;&esp;“不错,所以还是得尽早确定下一代国主人选。要选能服众的,出来统筹全局。”
&esp;&esp;说着意有所指地看向阿骨打嫡长子之妻和她才几岁的稚子,如今太祖和嫡长子都死了,留下这对孤儿寡母。
&esp;&esp;本来按照嫡长制度,这个孩子才是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奈何金国奉行兄终弟及,导致嫡长制度成了个笑话。
&esp;&esp;他们强调要选个“能服众”的,言下之意就是把这个理论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给否了。
&esp;&esp;本来不出意外的话,过几年等他十来岁了,金太宗会立他为谙班勃极烈。虽然这个职位并不是正经太子,但和太子的差别也不是很大。
&esp;&esp;后来对方顺利继位,成为金国的第三位皇帝。不过最后还是被太祖的其他子孙杀死了,然后展开了金国的激烈夺位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