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今天的状态,投入得让人惊讶。”顾兰因望着远处,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聊天气,“她平时那样清冷自持的一个姑娘,竟能把罗密欧的热烈和决绝诠释到那种程度……尤其是最后那个拥抱,几乎超越了模仿,带出了某种真实的情感力量。”??&esp;她轻轻啜了口茶,??“这或许就是戏剧的魅力,能让人短暂地挣脱外壳,触碰到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内心。”
&esp;&esp;沉墨舟的目光依旧落在远处的枯枝上,声音平静无波:“她很有天赋,也肯钻研。是个好苗子。”
&esp;&esp;顾兰因侧过脸,看向他,眼神里带着一丝艺术家特有的、对情感微妙流动的敏锐探究,语气依旧温和:“你示范给她的那种力量……非常具象,甚至可以说是震撼。我很少见你在指导时,展现出如此……充沛的个人情感维度。”
&esp;&esp;沉墨舟端着茶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
&esp;&esp;廊下的空气似乎凝滞了片刻。他沉默着,没有立刻回应。
&esp;&esp;就在顾兰因以为他不会回答,准备再说些什么时,沉墨舟却忽然开口,语气平淡地抛出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消息:“教育部选派留学生的名单已经定了。明年九月,我将赴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专攻东洋史。”
&esp;&esp;顾兰因闻言,怔住了,脸上掠过一丝真实的惊讶。??东京帝大东洋史?在这个时局微妙的当口,去日本人的学术腹地研究历史???她迅速掩去眼底的复杂神色,语气尽量保持平稳:“东京帝大的东洋史……确是显学,其研究路径与方法论,与国内迥异。恭喜你,墨舟,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深入堂奥。”她的祝贺听起来依旧真诚,??却似乎比预想中少了几分欣喜,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与探究。她是个极其聪慧且知趣的人,立刻明白了这个消息在此刻被提出的意义。它像一道清晰的分界线,划定了未来,也明确回应了她方才那委婉的探询。
&esp;&esp;她非常自然地收回了原本可能继续的、更深一层的谈话方向,唇角重新漾起温和的笑意,语气转为一种客观的探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能从另一种视角,反观历史的脉络与沉浮。这是一条……独特而重要的路径。”
&esp;&esp;沉墨舟微微颔首,金丝眼镜后的眸光晦暗难辨,语气带着一种沉静的决心:“??是的,此去正是为了厘清脉络,鉴往知来。??&esp;希望能学些切实有用的东西回来。”他的语气里听不出太多喜悦,反而有种沉甸甸的决意。
&esp;&esp;“一定会不虚此行的。”顾兰因点头,??&esp;??“期待你学成归来,能以新的眼光,为我们解读更多的谜题。”??&esp;她巧妙地将话题完全转向了未来和专业领域。
&esp;&esp;“但愿如此。”沉墨舟的语气也似乎松懈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紧绷。
&esp;&esp;夕阳终于完全沉入地平线,廊下的光线迅速暗淡下来。一阵冷风吹过,卷起几片枯叶,也带来更深重的寒意。
&esp;&esp;“天晚了,风凉了,回去吧。”顾兰因轻声道,结束了这场短暂的、未能深入却也无需再深入的交谈。
&esp;&esp;“好。”沉墨舟应道。
&esp;&esp;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离开了廊下,身影渐渐融入渐浓的暮色之中。方才那番短暂的、触及边缘又迅速撤回的对话,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未能激起巨大的波澜,却也让两人心照不宣地触摸到了某种真实的边界,以及这决定背后可能隐藏的、更为复杂的时代与个人考量。
&esp;&esp;顾兰因明白,东渡扶桑的距离和彼邦复杂而敏感的学术环境,或许会彻底改变许多事情。
&esp;&esp;而沉墨舟则更清晰地意识到,那不该有的、被他定义为“僭越”的念头,必须、也必将被这即将到来的遥远距离、沉重的学业使命和特殊的时代背景,彻底斩断和埋葬。只是这个决定,带来的并非解脱的轻松,而是一种更深沉、更寂寥、甚至带着几分历史赋予的沉重感的空茫,弥漫在他看似平静的侧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