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是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但真正理解船闸是什么东西,有什么道理,水电站又是什么的人,其实还是少之又少,多数只是含糊地了解这对通航有利而已,还是陶四郎在酒桌上现场比划了一下,大家才明白船闸和水电站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点头赞叹之余,也有些敏锐的人便是心中一动,问道。
&esp;&esp;“材料——这船闸、水电站修建,除了胶皮电线之外,还需要什么材料不成?”
&esp;&esp;信息有时就是财富,这些汉子们,对于这一点是再清楚不过了——他们行动间如此豪奢,甚至有些人的手腕上还扣着仙手表,大多数人都配了眼镜……这在买地可是一等一的富户了,眼镜盒和挂在脖子上的眼镜链子,都完全是身份的象征,不但有钱,还有政审分,这绝对不是迁移过来的大户——这些大户可都是低调做人,生怕被人拿住了痛脚宰了祭天呢。
&esp;&esp;只有是在买地发起来、赚到钱的人家,钱财的来路光明正大,才花得如此的有底气——这是一帮在交易所买卖大宗货物的大商人,也可以说是暴发户,原本最多不过是殷实人家,也是脑子灵活,抓住了机会迎风而起,再加上运气好、有眼光,在时不时都有人破产的交易所,他们是拼杀出来了,如今个个都是身家丰厚,也就寻思着多管齐下、狡兔三窟,除了收益高、风险也是极大的大宗货物,甚至是期货交易之外,要寻摸一些细水长流的营生了。
&esp;&esp;陶四郎‘材料’两个字,顿时让这些大商人的精神也为之紧绷起来了,有人口快些,也是忙笑道,“本来还打算囤一大批粘土的——一说要修工事,那红砖必定是不能用的,还是要用青砖,正打算买糯米,买粘土来着,四郎你这一句话,我掏钱的手立刻就停住了,怎么,难道这一次修船闸居然不用青砖不成?若是如此,我必重礼相谢——你这一句话,我少亏多少钱!”
&esp;&esp;这话半带了些玩笑,却也不乏认真,周围的大宗货物贸易商们,面上也都有赞成之色,可见这一行的赌性多重了——连船闸、水电站的概念都没弄懂,一听说要大修工事,立刻就去囤原料了,一出手就是几千上万两银子,进出之间,一盈一亏都是一般百姓多少年的开销了。饶是陶四郎父亲偶尔也会在交易所玩几手,他仍是对贸易商的手笔有些咋舌,心中暗道:“难怪阿爹对我说,和这帮叔伯处好关系没有错处……钱这东西,虽然多了也是无用,远远及不上工科,出了成果名利双收,受用不尽的好处,可在钻研阶段,少了钱真是万万不行,今日既然有了话口,看我不痛宰一顿。”
&esp;&esp;想到这里,便更要拿捏分寸,面上有些欲言又止,把胃口吊足了,方才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道,“这材料自然是大有讲究的了,我先叉开一嘴——叔伯们可知道,如今民间也好,有些衙门也罢,甚至是远在敏朝京城,那边小皇帝的行宫二楼,其实……若是在天界,都是危房?”
&esp;&esp;“叔伯们可知道,为何六姐住的宿舍,从来都是一层的院子,而不是如今大行其道的两层小楼?便是因为,这样的房子用竹子来做筋骨,其实是偷工减料!行走其间,若是塌陷了,工匠都是不负责的,不是他们工做得不好,而是竹子本来就不是水泥的筋骨!”
&esp;&esp;“想要造出大船闸来,什么红砖青砖,都不顶用!竹筋的混凝土,也禁不住水流的压力!”
&esp;&esp;他呷了一口淡茶(陶四郎不喝酒),观察着众人好奇而又耸动的神色,却见不到多少讶异,便知道他们大概也是听说了一些传言,便低沉着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esp;&esp;“不知道叔伯们,可曾听说过钢筋这个东西?正所谓,钢筋铁骨,只有钢筋,才能做混凝土的筋骨!”
&esp;&esp;第702章 风险投资 船上陶四郎 对科研狗来说……
&esp;&esp;为什么买地的水泥楼, 最高也始终只肯建造两层呢?这一点的确是让人迷惑的,在今日之前,在座众人或多或少也都意识到了其中的猫腻——必定是有原因的,否则, 这么稳当的屋子, 给人的感觉, 何止是三层、四层, 甚至连六七层感觉都能建起来呢!水泥比木屋好, 不就是好在这份稳当么?连木造的房子都能普遍盖出三层来, 买地的水泥房至少也可以盖三层吧?
&esp;&esp;自然了,木房子的三层,往往是渐缩的形式,如塔一般, 在上层是有露台部分的, 这是因为上下一般粗细的建筑, 在地基上让人放心不下, 而且,层高上必定会有所牺牲, 很多时候稍微一抬头就感觉要撞着房梁了。再加上这木板隔成的楼板, 只要稍微一有年代,走起来吱吱呀呀颤颤巍巍的, 总让人放心不下。
&esp;&esp;这种二楼的坏处, 《项脊轩志》已经说得很是明白了,这也是为何归大人的妻妹不晓得‘阁子’是为何物, 除非在寸土寸金的州县内,一般百姓是不太修建多层建筑的,若是何处有了三层的酒楼, 那简直就是一出大新闻,很值得大家呼朋唤友地去看看,凑个热闹——倘若是寺庙修起来的,那更是香客如云,大家都想要登上去看一看,享受一下‘登高望远’这稀奇的感觉了。
&esp;&esp;总的来说,木造建筑,多层的缺陷是显然的,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木头这种材料的局限性上,它的承重能力毕竟是不如砖石的,但砖石的建筑,也有突出的缺点,比如石塔,石塔必定是大部分实心的,只能盘着塔身挤出一点点空间,供人登高,这可说是无法逾越的限制了。
&esp;&esp;最顶尖的部分往往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站人,最多是雕琢一些佛像在内,真正的好东西都是藏在塔下的地宫里——这也是因为塔其实是很容易损坏的,一次雷雨天气,一场大风,都可能会损坏塔尖,让塔身崩塌掉落,金陵大报恩寺,算是这个年代最大的奇观了,但建成之后几乎就没停过修葺,每年都要大修一次,小修就没停过,这都是有阅历、有门路的人家,去金陵游历时可以听到的轶闻。
&esp;&esp;水泥小楼,虽然目前只修建了两层,但只要是居住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它和木楼的区别,首先是层高、空间的一致性,二层不用在层高和面积上做出牺牲,还有材料的稳定性——水泥房子是不可能在大风中摇曳的,如今水泥楼最多的就是南方沿海,每次起台风,全家老小哪个不是在屋中瑟瑟发抖,感受着木屋在风中震颤的恐惧?
&esp;&esp;一场大风吹走瓦片、屋顶都不稀奇,有些房子甚至整间都被拔地而起!可水泥的房子,最多也就是窗户颤抖,吹破些玻璃窗罢了,这也是事先敲些木板封窗就能解决的事情,再加上现在有台风通报,可以用传音法螺警示州县、村落,往年的一大天灾,几年下来,已经减弱了不少威胁,至少咬牙建起水泥房之后,一家老小也不必担心一场台风之后,财物损失无家可归了。
&esp;&esp;因此,水泥房必然是未来的大趋势,这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事情,甚至也有很多人旁观了建房打地基之后,机灵的脑子都转起来了:这么好的地基!多稳当!只建两层实在是浪费!挖得这么深,还是水泥慷慨灌进去……这不比一般造塔的地基都扎实了?要不要也试着造一造大报恩寺那样的高楼,也算是一大壮举呢?
&esp;&esp;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在高楼非常罕见,大多数人除非特意出城,也找不到什么地方可以爬的时候,登高望远就是一种很奢侈的享受了,人类对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