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7节(2 / 3)

在此路担任提刑官,但自从《洗冤集录》问世以来,郑戬看后却是赞不绝口,并且写了数篇心得体会,得到了太后和官家的赞许,他还不是纸上谈兵,亲自断了几件疑难之案,得赐五品服,外放来了河东任提刑官。

&esp;&esp;这个破格提拔的速度,不比没担任经略安抚副使之前的狄进慢了,正如宋庠一样,都是入了最高层的法眼,官升得飞起。

&esp;&esp;历史上的郑戬,同样是在中枢一路升迁,九年后,他就会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然后就把吕夷简的两个儿子吕公绰和吕公弼,抓到大牢里面去。

&esp;&esp;前有范仲淹在权知开封府的任上,上《百官图》正面怒怼吕夷简,后有郑戬同样在权知开封府的任上,直接抓捕吕夷简的两个儿子,这两人恰好还是连襟,娶的都是李昌言的女儿,性情都是刚到极致,根本不畏吕夷简这权倾朝野的权相。

&esp;&esp;不过由此也遭到了吕夷简的怀恨在心,宋庠被利用对付范仲淹,郑戬则被冠以朋党罪名,从枢密副使的位置上跌落,天圣四友一起被贬出京。

&esp;&esp;后来到了地方任职,又是由郑戬力主修筑水洛城,引发了朝堂到地方的剧烈斗争,也是由郑戬牵扯出了公使钱案,一查到底,将狄青、种世衡、张亢、滕宗谅四位边关大员,整成了四位贪腐大员。

&esp;&esp;郑戬是好官么?

&esp;&esp;绝对是好官,但这位的折腾能力,让狄进都有些头疼。

&esp;&esp;果不其然,雷彪说明了郑戬的动向后,还凑近了低声道:“郑提刑有言,有些官员年轻时政绩卓著,是富有热情的贤臣,年长后却变得因循守旧,默守陈规……”

&esp;&esp;狄进听到这里,摇了摇头。

&esp;&esp;雷彪的声音戛然而止,将后面的话马上咽了回去。

&esp;&esp;郑戬这话说得其实没错,吕夷简就是最好的例子。

&esp;&esp;但有些事情,想一想可以,不能直说,朝臣多以老臣为主,你一句年轻时如何如何,年老后如何如何,打击面实在太广了。

&esp;&esp;而且让一个人从年轻到年老,一直保持着锐意进取的姿态,确实也不现实,老成持重并非缺点,能够为激进的年轻一辈官员保驾护航,相辅相成,只要不形成对立,那就是国家的幸事。

&esp;&esp;雷彪此时特意说出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很明显,想来郑戬对于韩亿是有些不爽的,对于狄进则十分认可,甚至有一些崇敬。

&esp;&esp;这本是可以争取的盟友,但狄进制止住对方的话语后,也不禁暗暗苦笑,总感觉郑戬之于自己,会像后来的欧阳修之于范仲淹。

&esp;&esp;自己做事时,同僚来一篇类似《朋党论》的高论,那比起政敌捅刀子都要狠……

&esp;&esp;童话世界里,好人的盟友都是好人,坏人的盟友都是坏人,但在真实的官场下,却是一群忠臣良臣贤臣在斗得不可开交,如果有分寸,那就是君子之争,和而不同,可只要稍稍失控,依旧会掐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

&esp;&esp;狄进当然不希望事态发展到那个地步,再来收拾残局,而是要先下手为强,调走韩亿,争取胡令仪,安抚郑戬,视情况重用杨家折家的武人,他这位经略相公,才算是在河东站稳脚跟,能够大展拳脚。

&esp;&esp;有了初步的安排,狄进开口,反倒问了一个听起来不相干,实则早有布置的问题:“夏氏商会,在并州的生意如何了?”

&esp;&esp;雷彪目光一动:“朝廷断绝与西夏的贸易后,明面上夏氏商会不再与之往来,但私下里依旧在行商……”

&esp;&esp;说到这里,他补充了一句:“每一笔账簿都记下了,今夜我就能让人搬来!”

&esp;&esp;雷彪起初以为,夏竦是狄进的靠山,毕竟这位参知政事几次举荐狄进,俨然是慧眼识珠,提携后辈的谆谆长者,但后来雷濬传信回去,让雷家冷眼旁观,夏氏商会与西夏的往来贸易,雷彪就知道不对劲了。

&esp;&esp;生意做到他这个地步,凡事都会留一手,何况夏家的生意上不得台面,他就更要收集证据了,如今正好用上。

&esp;&esp;“不必!”

&esp;&esp;狄进却再度摇了摇头。

&esp;&esp;走私青白盐,赚取暴利,对于民间来说是杀头的重罪,对于普通官员来说,也得惹得一身骚,但对于夏竦这种宰执而言,除非他本身就要倒台,这件事才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然的话,生不起多大的风浪。

&esp;&esp;所以从一开始起,狄进让雷家留意夏家贩卖私盐,为的就不是单靠这件事整倒对方,而是要利用这条线,达成另外的目的。

&esp;&esp;狄进道:“夏氏商会的人手,除了经商外,是否还留意河东局势?”

&esp;&esp;雷彪朝外扫了一眼,见到林小乙和铁牛左右守在门口的身影,才放下心,直言不讳地道:“夏氏愿意使钱财,耳目众多,不仅是州衙内外打探消息,连这驿馆,恐怕都有人跟他们通风报信!”

&esp;&esp;狄进了然,稍作沉吟后,询问道:“雷叔若连夜去州衙拜访,夏家人能发现么?”

&esp;&esp;雷彪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还是如实回答:“我可以不让他们发现,当然也能卖个破绽,让他们察觉到!”

&esp;&esp;狄进道:“那就拜托了。”

&esp;&esp;雷彪干脆了当地道:“好!我去办!”

&esp;&esp;这位也是雷厉风行的主,起身行礼告退,狄进目送对方离去,微微点头,洗漱睡觉。

&esp;&esp;第二天清早。

&esp;&esp;精神奕奕的经略狄相公,见到了神情萎靡的机宜文字刘光顺,和表情难看的书写文字韩纲。

&esp;&esp;狄进先看刘光顺的名单。

&esp;&esp;看完后面无表情。

&esp;&esp;这份名单很长,上面直接把河东路大小武臣列了一遍,给了等于没给,当真是官场混子的准则,不得罪任何人,也不求功劳。

&esp;&esp;刘光顺昨晚实际上拟定了两份名单。

&esp;&esp;一份是按照他的见解,对于备征将领合适人选的举荐,但考虑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这么做。

&esp;&esp;无过,便是功。

&esp;&esp;哪怕在上官心中留下一个无能的印象,他也认了。

&esp;&esp;当然还有一点,刘光顺觉得,这位狄相公接下来的主要精力,会放在韩氏父子身上,就算是受过,也轮不到自己。

&esp;&esp;果不其然,在他忐忑的等待下,对方看完后不发一言,直接转向韩纲上交的名单。

&esp;&esp;在刘光顺偷偷的打量中,这位看着看着,居然露出明显的喜色。

&esp;&esp;“好!很好!”

&esp;&esp;狄进的表情,倒也不是完全的作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