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朱永贤见状,大喝一声:谁敢逃跑,格杀勿论。负隅顽抗,罪加一等。说罢,他拔剑出鞘,眼神冷峻,环视着观内的道士。
&esp;&esp;裘智闻言就知要坏事了,朱永贤这一嗓子无疑将这些人逼上了绝路。
&esp;&esp;他急忙把朱永贤拉到身后,高声道:所有罪责皆由贾敬一人承担,与旁人无关。坦白从宽,既往不咎;举手投降,放你回家。
&esp;&esp;可惜裘智这话说的晚了,众道士听了朱永贤的话,心里已经起了杀意。这群人不傻,知道自己做的是杀头的大罪,要再罪加一等,还不得诛九族了。
&esp;&esp;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把心一横,准备拼个鱼死网破。
&esp;&esp;道士做法事时都会佩戴法剑,不过贾敬没有财大气粗到给上百号道士每人发一把。即使是持有法剑的道士,也不会随身携带。于是,他们抄起手边趁手的家伙,向官兵们发起了攻击。
&esp;&esp;其余的道士虽不明缘由,但受到感染,纷纷加入战局。
&esp;&esp;裘智见状大惊失色,高声叫道:曹慕回,快带陈爷出去。朱永贤若有闪失,那可是大事。
&esp;&esp;曹慕回看裘智文文弱弱的样子,觉得与其担心朱永贤,还是先担心他自己吧。曹慕回不听裘智的命令,连拖带拽地给他拉到了山门。此处有士兵把守,应该能保证他的安全。
&esp;&esp;曹慕回道:二爷,你老老实实地在外边待会,等我们收拾了里面的乱局,你再进来。
&esp;&esp;裘智知道自己帮不上忙,进去只会添乱,任命地叹了口气,催促道:我就在这,不乱跑,你快回去帮忙。
&esp;&esp;邓指挥使没想到这群道士竟敢拒捕,看他们招式凌厉,可见平日里训练有素,贾敬不光修炼邪术,还有不臣之心。
&esp;&esp;这次随行的官兵,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士,朱永贤和曹慕回自幼拜师学艺,身手亦是不凡。众人合力,不过片刻,便将这群道士打得溃不成军,痛哭求饶。
&esp;&esp;贾敬起床后就沐浴更衣,焚香祭拜了祖师,便去了丹房准备炼丹,正沉浸在延年益寿的美梦之中,就见官兵冲了进来。
&esp;&esp;他瞬间便知事已败露,他是丙辰年的进士,熟知朝廷律文,知道自己的下场,不由面如死灰,仰天长叹:天要亡我,天要亡我。
&esp;&esp;裘智听观内杀声渐息,料想里面的道士已被制伏,心中又挂念朱永贤的安危,于是急忙冲进去查看。
&esp;&esp;裘智来到后院,见朱永贤浑身是血,吓得三魂七魄只剩一魄,眼前金星直冒,差点没晕过去。
&esp;&esp;朱永贤一把扶住裘智,安慰道:没事,我没受伤,都是别人的血。
&esp;&esp;他知道是刚才自己一时冲动,才引出这场祸事,害得裘智担心,立刻伏低做小道:我错了,下次不敢再多话了,你别着急了。
&esp;&esp;裘智闻言,瞬间怒气全消,又思及他在道观内拼命,更觉心疼不已,反而宽慰他:与你无关,这群人本就心怀不轨。他们要是善茬,我也不会借兵了。
&esp;&esp;李巡检在一旁,耳听八方,从二人的对话中察觉出几分蹊跷,暗道:果然没逃奴的事。
&esp;&esp;朱永贤见裘智和颜悦色,心中大石落地,不禁得意洋洋起来:可惜你刚才不在,没见到你老公我的英勇表现。
&esp;&esp;裘智笑骂道:臭屁。
&esp;&esp;二人说话间,一名中年道士突然挣脱束缚,发疯般地向裘智扑来。他感觉裘智像是这群人的首领,既然自己难逃一死,索性拉个垫背的。
&esp;&esp;裘智未料到这一变故,被道士扑倒在地。朱永贤吓得脸色大变,心脏仿佛漏跳了一拍,下意识地一脚将道士踹飞。
&esp;&esp;他连忙蹲下身,查看裘智的情况:怎么样,伤到哪了?
&esp;&esp;裘智哼哼唧唧道:撞死我了。
&esp;&esp;朱永贤听他声音中气十足,可见没有大碍,才长舒一口气。
&esp;&esp;士兵从俘虏中挑了个小道士,一巴掌抽了上去,小道士被打得连连转圈。士兵厉声问道:尸体都埋哪了?
&esp;&esp;小道士吓得浑身颤抖,颤巍巍地指向后院。
&esp;&esp;邓指挥使见状,立刻带人前往后院搜查,很快便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地窖。他命人劈开地窖上的铁索,一打开盖子,一股刺鼻的恶臭便迎面扑来。
&esp;&esp;邓指挥使命人点燃火把,众人小心翼翼地下到地窖中查看。只见里面堆积着大量的白骨,还有许多幼女的尸体。
&esp;&esp;刚刚开春,气温不高,尸体的腐烂程度并不严重,还能勉强辨认出容貌。
&esp;&esp;邓指挥使心中惊骇不已,急忙返回地面,大步走到裘智身边,低声向他报告:二爷,地窖里发现了十多具白骨和女童的尸体。
&esp;&esp;裘智闻言,怒火中烧,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朱永贤见状,连忙一手扶住他,一手轻轻拍打他的背部,帮他顺气。
&esp;&esp;此时,贾敬正好被官兵押解出来,裘智一眼见到对方,更是怒不可遏,指着他的鼻子大骂:畜生!畜生!
&esp;&esp;骂完之后,他不再理会贾敬,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地窖旁,望着那累累白骨和无辜女童的遗体,心下悲痛不已。
&esp;&esp;关于贾敬中进士的说法有两种,版本不同年份也不用,有乙卯年和丙辰年两种,本文采用丙辰年这一说法。
&esp;&esp;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esp;&esp;第91章 牵连家人
&esp;&esp;贾敬在宛平的行径还未传开, 京中百官尚不知他的恶行,但宁国府早被褫夺了爵位、官职,白承奉是燕王府的承奉, 众人自然明白哪头炕热。他想打听贾敬的来历, 可谓是轻而易举。
&esp;&esp;不过半日,他便查清了宁国府的底细。
&esp;&esp;贾敬自幼好学, 二十多岁中了举人, 之后一门心思想走科举之路,奈何屡试不第。后来, 不知何故, 贾敬突然迷上了修道, 并在城外建了玄真观, 抛家舍业, 搬去观中与道士论道炼丹。
&esp;&esp;几年后,宁国公贾代化仙逝, 按律应由贾敬袭爵,他以参加科举为由, 让儿子贾珍承袭了爵位。贾敬一边修炼,一边不忘科举之梦, 连续赴考近二十年, 年近半百, 依然没考上进士。
&esp;&esp;不知是老君显灵, 还是贾敬开窍了,他在丙辰年竟然考中了二甲。
&esp;&esp;世人皆以为贾敬如愿以偿,考上进士, 将步入仕途。谁料他既不去考庶吉士, 也不去户部馆选, 反而换了度牒,出家做了道士。
&esp;&esp;卷宗记录的女性失踪案发生在乙卯年,次年就是大比之年。